文化中心辦瓊林宗祠燕尾行活動

文化中心辦瓊林宗祠燕尾行活動
讓今日文化資產的種子,成為明天守護家園的大樹,文建會過去幾年持續推動文化資產兒童活動,配合今年(文化人才年),(古蹟傳秘技‧頑童樂翻天),昨日在全國各地二十二縣市同步登場,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推出「瓊林、宗祠、燕尾行」活動,透過遊‧賞‧做‧玩各種型式活動,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玩樂中學習,一起來親近古蹟樂翻天,渡過一個開心而有文藝氣息的兒童節。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今年以「古蹟傳祕技.頑童樂翻天」為主題的兒童資產月活動,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至十二時分二梯次在瓊林聚落推出「瓊林、宗祠、燕尾行」活動,邀請開瑄國小教師陳為信、孫麗琪擔任導覽解說員,活動內容精彩好玩,有歷史建築導覽、闖關遊戲,透過遊‧賞‧做‧玩各種型式活動,吸引近百位國小學童一起來親近古蹟樂翻天。
縣立文化中心指出,古蹟是大家共同的文化資產,需要大家一起盡到保護古蹟的責任,要想在古蹟內參加遊‧賞‧做‧玩各種型式活動,就要遵循所謂「三心二意守則」,小朋友要有「好奇心」:親近古蹟就是尋寶,應存有好奇心,因不同的古蹟有許多寶藏等著我們去挖掘。「學習心」:古蹟充滿形形色色的知識,等待我們抱著學習的心態去親近。「公德心」:古蹟其實是很脆弱的,為了讓古蹟能永久妥善保存下去,需要大家發揮公德心,一起來愛護古蹟、保存古蹟。「誠意」:有許多古蹟具有宗教性質,或屬私人宅第,參訪古蹟時要存著誠懇的心意,才不會被拒絕。「留意」:古蹟就像內容豐富的歷史讀本,包含建築風格、人文歷史、工藝技術等,只要留意就有新發現,如此才能快樂的體驗古蹟的魅力喔!
系列活動在瓊林聚落展開,參與小朋友在導覽解說員陳為信、孫麗琪老師帶領導覽下,沿途尋找介紹閩南式歷史傳統建築特色、觀察宗祠的磚石雕刻,同時展開瓊林尋寶闖關遊戲,小朋友沿途聽取講解認識金門傳統古蹟建築,各組學生也進行導覽學習單填寫,老師對於各組遺漏,說得不夠明白的地方隨即加以補充說明,小朋友馬上將老師所口述的內容心得詳細記錄,對於觀察紀錄下來,在聽過解說員的說明後更加深印象,讓參與學童能正確的認識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資產,使大家對古蹟、歷史建築有進一步認識,小朋友在不知不覺玩樂中學習,一起來親近古蹟樂翻天,渡過一個開心而有文藝氣息的兒童節。
這項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指導、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辦,開瑄國小、瓊林社區發展協會、金湖鎮公所承辦的兒童資產月活動,縣立文化中心推出「瓊林、宗祠、燕尾行」,活動安排有導覽學習單,設計有「戰役展示館」、「地下坑道」、「風獅爺廣場」、「保護廟」、「大宅甲傳統建築群」、「蔡氏家廟」、「番仔樓」、「瓊林市街」、「十一世宗祠」、「怡穀堂書房」等歷史建築導覽、闖關遊戲學習單,透過活動落實人才培育向下紮根理念,培養下一代從小具備保護文化資產的觀念,增進兒童認識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