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物資大幅漲價消費者荷包縮水抱怨日子難過
在總統大選後,包括米、麵粉和沙拉油等民生物資價格大幅調漲,漲幅在一成二到一成五之間,連走水路上岸的大陸食米等民生物價也跟著飛漲,金門地區的消費者荷包縮水,支出增加,不少人抱怨:「什麼都在漲,只有薪水沒漲,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國內油價連續漲了兩次,連帶造成物價波動,很多人都發現,食用沙拉油,已經由一桶(三公升)原本九十元上漲到一百一十元,而且,據雜貨店業者指出,以最近進價情形預估,不久可能還會另一波的調漲,可能漲到每桶一百三十元,若是如此,一桶食用沙拉油就上漲四十元。
除了食用沙拉油的「漲」聲響起外,食用米、豆類、麵粉等等民生物價也節節高升了,雜貨店業者說,食用米的漲幅可能比麵粉小,麵粉及豆類至少漲了一成以上,以豆類而言,一斤紅豆原來只要四十元,一下子就漲了近十塊錢,這一波物價調整,預期再過一陣子即可由反映出來。
許多家庭主婦走進雜貨店,拿起沙拉油一看,馬上就可以發現沙拉油價格上漲,而且感覺怎麼一下子,就漲了二十塊錢,真的漲得很多。自助餐業者也措手不及,紙餐具才剛漲價,現在居然連沙拉油也變貴了,大嘆生意實在不好做,而販賣的便當想漲也不敢漲,擔心生意跑掉變差了。
此外,連麵粉漲幅也不小,而麵包店、包子店及麵條店等等行業是首當其衝,但業者都不敢輕言調漲售價而採取自行吸收,主要大都考量目前巿場競爭大,生意每況愈下,但是,未來麵粉物價持續再上漲時,屆時,業者在不堪成本付出,恐怕也很難再犧牲撐下去了,最後終究還是會反映在消費者身上。
目前國內的物價節節走高,連大陸食米等價格也跟著上漲,年前一包大陸食米售價約八、九十元,現在一包售價一百二、三十元,其價位與台灣進口白米相差無幾,據雜貨店業者透露,可能與海岸巡單位抓得緊,風險大,以致大陸米變貴有關,不過,也不排除可能是大陸方面的物資也飛速成長,原因不得而知。
由於來自台灣、大陸兩地的民生物資上漲,金門地區不少消費者抱怨,薪水未漲,但物價卻節節上升,日子真的越來越難過了。有的則怨嘆工作不好找,目前失業在家坐,現在物價上升,對他們而言有如是雪上加霜;而各行各業在物價波動之下生意也大受影響,愈來愈強烈感受到生存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