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鴻以「永續發展的推動」為主題開講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的「地方永續發展教育訓練」,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孫志鴻講授「永續發展的推動」等主題課程時指出,金門是個「寶」,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獨特的戰役史跡以及自然景觀等觀光資源,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永續發展的推動須由中央的領導與支持,以及地方的實際推動,方能真正落實。
這項「地方永續發展教育訓練」活動,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假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由金門縣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劃團隊的烈嶼國中校長吳啟騰主持,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孫志鴻講授「永續發展的推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講授「永續發展的執行與監督」等主題課程,吸引民間社團、社區負責人、地方熱心人士四十多人參加。
孫志鴻以親身參訪金門,感受金門獨特的美,他說,金門是個好地方,擁有的豐富觀光資源,非常適合來推動永續發展觀光。永續發展理念的落實,必須從個人、家庭及社區做起,因此每個地方政府都應積極推動永續發展圓桌會議組織,廣邀當地企業人士、學界、非政府組織、民意代表、社區團體等熱心人士,共同為地方永續發展來努力。永續發展需要尋得推動的方法與工具,並教育民眾、分享成功經驗。他指出,縣政府永續發展推動小組的重要任務,便是確保能有適當的經費來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的行動計畫,並透過正常的地方政府財政機制,逐步的推動地方永續發展工作。
葉欣誠也指出,地方政府必須將地方永續發展計畫中的標的結合地方上的預算順位與投資計畫,是有效落實策略行動方案的要件。在執行與追蹤的現實面,地方上的環保團體必須進行真正的監督,中央執行團隊亦必須對地方團隊進行真正的監督,執行的地方官員也必須聊解自己的工作任務與權限。
他也強調地方分權的重要性,分權使政府部門和地方組織及居民緊密合作,以實施行動計畫,例如,玻利維亞的拉巴茲,將傳統的固體廢棄物管理部門重組成半公共企業,並與許多低收入區的小企業簽約,由它們收集當地的固體廢棄物。至於誇部門合作的實例,在加拿大的Hamilton-Wentworth區域,成立了一個「永續發展工作人員工作群」,定期聚會,以監督各部門是否將該區域的「2020年願景」中的目標融入部門工作與計畫中。
活動中也安排座談,與會人員提出許多問題就教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