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正式成立
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昨日正式成立,在金廈往來日益頻繁,海域環保、海域污染等課題,又卡在官方部門投訴無門的情況下,有了民間對口單位的成立,將能助益兩岸共同面對環境的更關切,以及致力海域污染防治的建立處理機制共識。
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起在金城國中會議室舉行,由籌備會主任委員李再杭主持,發起成員和會員近三十人出席參加。會中,並討論通過組織章程、年度工作計劃、經費收支預算表等三項提案。同時選舉產生首屆理、監事當選名單及聘任幹部。
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第一屆當選的理監事和聘任幹部名單如后:
理事長─李再杭。
常務理事─李再杭、洪成發、蔡是民。
常務監事─楊廷標。
理事─李再杭、蔡是民、洪成發、楊誠國、吳奎新、吳啟騰、楊瑞松、陳祥麟、蔡輝詩。
監事─楊廷標、許正芳、王添泉。
執行長─傅崑成。
秘書─呂成發。
行政組組長─許績川。
活動組組長─洪子聖。
會中,也是金門縣環保局長的蔡是民也對海上許多污染源來自大陸對岸,是樂於見到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的成立,以在官方投訴無門同時,能以民間的對口單位力量,成為和對岸處理海上污染源的聯結管道,讓兩岸共同合作來處理海上污染源的逐年減少,還給海域乾淨的面貌。
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成立的緣起,在台大教授傅崑成、金城國中校長李再杭等有鑑於大陸廈門經濟特區與海滄工業區迅速發展,海峽水域污染除重金屬外,有機質(尤其石油類)明顯增多,在金廈來往日趨頻繁,有助兩地日益繁榮,然民生富裕後,隨之就是對環境的關切,也有必要未雨綢繆,喚醒兩岸政府,致力污染的防治。且由於九龍江為福建第二大江,發源於福建省南部博平山脈東麓,流經二市六縣,金門剛好位於九龍江口,對金門鄰近海域造成影響是不可忽視。
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成立的主要宗旨在以友好合作的原則推動台灣海峽的環保工作;以公益的理念促進兩岸政府與人民對台灣海峽水域環境的關切;以有效的機制設計推行保障兩岸中國人在國際上共同的權益。至於甫成立的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並計畫在今年六至十月間,分別推動組團訪問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商議「金廈聯合清灘」活動;及進行在水頭、和平碼頭宣傳「我愛海洋母親─垃圾不入海」;協同專家考察「九龍江」沿岸排污管理活動並與廈門專家座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