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海期許李縣長超越顛峰讓縣政起飛
議員張光海在昨日質詢中,針對縣府觀光、農經、醫療、教育、人事政策及金酒公司轉投資方向、專業人才的培育提出質詢,並期許縣長李炷烽以智勇雙全帶領縣府團隊發揮日新又新之功,讓縣政起飛,超越顛峰。
議員張光海在質詢時指出,縣政工作千頭萬緒,要讓縣政起飛,必須靠「智」與「勇」來建設,智勇雙全之下,才能有日新又新之功,他也以西山文集進一步闡釋何謂日新又新之功,須是常存天理而屏私欲,常守恭儉而去弱奢、當勤學問而戒游逸、常近君子而遠小人,常公而不私,當政而無邪,今日如是,明日又如是,以至於無日不為是,則其德無日而不為新矣!他也列舉歷史上最能代表「智」、「勇」的兩個人,就是孔明與周瑜。
張光海說,引述該段文辭的意義就是要求縣政的建設要日日新、又日新,綜觀李縣長兩年的施政方向最為符合上述兩位歷史人物,但是從整體面檢討,好像又缺少了團隊向心,往往是領導者智慧與勇氣兼備,而執行者常常是能推就推,少做少錯與明哲保身,讓縣政的推動,無法展現績效。
張光海認為「又日新」的精神就是要專業,不學專業就要失業,不尊重專業就無德業,因此縣政建設專業排第一,應該做好人才培育工作,而培育人才必須從教育著手,才能有日新又新的美好願景。
張光海認為多元化教育為當務之急,因此教育除了正規的國家基礎教育外,應朝向多元化的社會教育發展,他建議李縣長不要輕易裁併小學校,應該將小學校配合社區需求,規劃附設社區教學或各種專業補校,做多元化的資源再利用。況且小學校小而精、小而美,地區多位相當有成就的名人都是小學校畢業學生。
對於觀光發展,張光海說「無山不洞、無洞不奇、無奇不美」,他建議李縣長把金門規劃成為一個世界和平島,將金門所有山洞變成奇景的美,把所有戍守的軍隊遷出,據守海防,鞏固海域,把太武山上所有的山洞交還給縣府規劃,比美「盧笛岩」、「風魚岩」。
並把擎天廳規劃成為夢幻歌劇院,把所有坑道設計成迷幻宮,當中設有宮女、皇帝、太監大臣上朝,來吸引遊客前往回憶享受扮皇帝之樂趣。藉由觀光讓金門成為和平島樂園與美麗之島。
在農經政策方面,張光海認為應規劃讓全民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德政,不要再讓少部分投機份子壟斷圖利,小麥保障價格應重新思考,要讓真正的農民受益,可以考量耕地補助、輔導休耕轉作,讓地盡其利,不要限制守法,縱容非法。而農地補助補助辦法,每一千平方公尺,每年補助新台幣四千元,若有涉及到土地所有權人華僑,由當地鄰長及村里長共同證明不要採用地籍謄本資料認定。張光海也認為可將民俗活動與體育活動相結合,每年舉辦一、二次就好,不要浪費公帑。
他也認為銘傳大學金門校區土地應依合約規定執行,不可姑息、不可縱任,維護政府尊嚴是政府公部門人員的天命,執行公權力,捍衛人民的權利。
對於金酒公司人事任用,張光海則是語重心長希望不要再搞政治用人、派系用人,不可外行領導內行、不專業卻指揮專業,應趕快回歸專業才是上策。他進一步表示,縣府財政主管單位格局要放開,他反對金酒公司民營化,不贊成金酒公司貿然到大陸設立分公司,但贊成金酒公司謹慎轉投資,以金酒盈餘投資五星級飯店、金融商業中心。
對於地區衛生醫療,張光海認為把醫療做好,縣府責無旁貸,他建議禮聘專業醫師,充實醫療設施與研究設備,加強醫學方面學術交流,讓縣民健康與生命獲得充分保障。可朝向創造價值,專業領域去突破。
對於未來花崗石廠轉型,張光海也希望縣府要作長遠思考,審慎去探討,如當年裁撤西園鹽場政策實有不妥,希望非不得已絕不輕易廢除一個單位。他也希望要重視公務員的紀律,不管是主官、主管、高階、低階都要潔身自愛,作全民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