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教授呂金誠將應邀抵金發表演說
生態保育的目的在確保人類福祉,保育的目標則在確保物種多樣性,而地球上的物種有百分之九十棲息在森林中,林業政策無疑是人與自然能否和諧共處,長居久安的關鍵。中興大學森林系主任呂金誠將於八日應邀在縣府發表演說,從林業政策的角度切入,為金門的觀光發展提供建言。
為提供公教人員終身學習的管道,縣府連番邀請原籍金門的學者、專家到縣府舉辦專題演講。八日即將來金演講的中興大學教授呂金誠,將以「林業政策與金門觀光發展」為題,上午九時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發表演說,歡迎鄉親踴躍前往參與。
呂金誠是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理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森林系系主任。他的專長在植物分類學、森林生態、林業資料處理等。他也是「森林植物分類暨生態研究室」的教授。該研究室進行中的計畫有「崩塌地植生復育調查與監測」、「崩塌地復育植物手冊編纂」、「臺灣樹木解說計畫」、「惠蓀林場森林生態系經營計畫」、「大甲溪事業區第22~24林班火燒跡地之監測研究」、「大雪山地區植群調查研究」、「雪山東峰玉山箭竹開花調查研究」等。
在金門旅臺的學者中,呂金誠對金門建設的參與是相當積極的一位。他曾為金門特定區計畫,農、林、畜等三試驗所資源整合計畫,城鄉風貌整體發展計畫等,提供專業意見。在他的著作或研究中,諸如︽金門地區自然資源基礎調查與保育方針之研究︾、︽金門植物之初步探討︾、︽金門植群之研究︾等,都與家鄉有關。他曾經把金門的植被,依其性質分成十二種不同的類型。包括:海岸植群六型、山地植群四型、以及銀合歡造林地二型。
呂金誠在專論中指出:沒有經濟做後盾,保育政策就無法落實;沒有保育做基礎,經濟發展將無法永續。在保育的工作上,他提出四個亟需努力的方向:一、還原物種棲地;二、落實對物種的基礎研究;三、學習與自然和諧共處;四、降低物慾,避免對生態過度剽掠。
在呂金誠之前,縣府已陸續邀請到臺大教授薛承泰、何國傑等人應邀在縣府舉辦的講座中發聲。希望舊雨新知繼續把握難得的充電機會。
有意參與該項講座研習活動,可列明姓名、服務單位等資料,傳真至(○八二)三七三七九○辦理報名;聯絡電話為(○八二)三七三七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