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內外環保學者勘查地區湖庫優氧化情形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360
國內外環保學者勘查地區湖庫優氧化情形

國內外環保學者勘查地區湖庫優氧化情形

針對地區湖庫優氧化問題,金門縣環境保護局昨日邀請國內外環保學者來金實地會勘太湖水庫、太湖淨水廠、后壟溪,並就水質改善交換意見。他們贊同以自然淨化處理系統改善水質,認為符合環保需求。

金門現有十四座供水湖庫,由於水體水質不佳,多數湖庫優氧化情形嚴重,其中,東半島主要民生水源的太湖,被環保局列為優先改善水質的目標。

來台參加第十屆水質保護研討會的國內外環保學者十多人,昨日上午由行政院環保署水保處副處長葉俊宏率領,來金勘查各湖庫,並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的歡迎。

李炷烽特別感謝蔣本基教授以及到訪的環保署官員與國外專家、學者,能以具體行動表達對金門的關懷,也強調水資源是離島發展之所繫,盼借重各界的專業幫助金門改善水質,解決相關問題。

一行人結束拜會行程,隨即轉往太湖水庫、太湖淨水廠、后壟溪等處實地踏勘,並就水質改善交換意見。

太湖供水區人口約一千三百戶、五千二百人,為金門人口經濟活動集中區,區內超過五百頭豬的養豬戶四家,有縣立醫院,五家大型旅館,污水大多由山外溪流入湖庫。

環保局局長蔡是民表示,為改善太湖優氧化問題,計劃在山外溪與小太湖交會口,開闢人工濕地,以植生處理、土壤處理或接觸氧化方式,建立自然淨化處理系統,減少水中的氨、氮、磷等污染元素。

外國學者認為以人工濕地改善水質,比傳統投置氯效果更好,而且減少對環境的不良衝擊,值得推廣。

環保局表示,今年獲得環保署補助,將斥資新台幣一千萬元執行料羅、金門城兩社區以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案,另規劃太湖、古崗湖自然淨化處理系統,預定在明年動工執行,期能逐一改善各湖庫優氧化問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