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宋建成一行訪視金寧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宋建成一行人昨日訪視金寧鄉圖書館,鄉長李文俊期望未來能提供更多的資源,帶給民眾和學生豐富的知識泉源。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宋建成偕同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長林文睿、文建會編纂洪世祐、台大教授盧秀菊、政大圖書資訊學系所長楊美華,及淡江大學教授黃世雄一行人,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組長許乃蠡等人的陪同下,於昨日下午二時前往金寧鄉圖書館參訪,受到鄉長李文俊、秘書傅仰鑫、課員李文理的歡迎。
李文俊對於國家圖書館、中央圖書館及多位學者首次到金寧鄉圖書館,表達歡迎之意,也期望這只是「開端」,未來能經常來指導,提供更多的資源,提供外島民眾豐富的知識饗宴,提昇離島閱讀風氣,營造書香傳情、文化有禮的祥和社會。
李文俊也提出該館目前亟需改善的缺失,包括:該館館舍的空間設計不良問題存在已久,由於苦無經費,以致無法執行館舍空間改善計畫,以提供讀者更舒適的環境。由於藏書量陸續增加(目前已達萬餘冊),該館之藏書空間早已不敷使用。該館水電管線年久失修,問題很多,礙於經費不足,無法重新佈線整修,期盼主管機關能協助改善面臨的種種問題及困境。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長林文睿也對該館作了簡介,他指出,該館歷史悠久,建館迄今已八十餘年,現以發展與輔導公共圖書館業務及保存臺灣地區文獻為主要職責。該館發展迅速,館舍不敷應用,已規劃遷建新館,茲為配合未來業務擴張,並使館藏發展有所依循,強化功能,爰特制訂館藏發展政策,供本館實施館藏發展業務參考。他表示,該館前身係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於日本大正三年(民國三年)四月十四日,以敕令第六十二號公布「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官制,而於十一月在艋舺(萬華)清水祖師廟內,設置臨時事務所,籌備開館事宜,翌年六月,遷館至博愛路舊彩票局內辦公,八月九日才正式對外開放閱覽。民國三十四年十月,臺灣光復後,「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次年並將日人「財團法人南方資料館」合併,成立「臺灣省圖書館」。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又奉命改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民國六十二年七月一日,遂奉行政院令改為今名,隸屬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