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島文學教室再度開課文化局延聘兩位名作家抵金講授

浯島文學教室再度開課文化局延聘兩位名作家抵金講授
「浯島文學教室」昨日再度開課了!金門縣文化局為開拓民眾寫作風氣,培養地區寫作人才,進而提昇民眾生活品質,再造地區文化采風,特開辦「浯島文學教室」,昨日是延聘台灣知名作家楊青矗、杜文靖開講,也吸引包括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溫仕忠和寫作愛好者的到場聽講、參與。
這項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寫作協會協辦的「浯島文學教室」活動,是以兒童文學、小說創作及現代詩創作為主題,並延聘台灣知名作家蒞金授課,期望開拓文學素養,培養現代文學創作人才。
而再度開課的「浯島文學教室」,七月十日下午二時至六時、七月十一日上午八時至十二時,再度在金門縣文化局二樓視聽室開課,延請作家楊青矗、杜文靖蒞金講授,分別講解「小說創作、台詩三百首|盧若騰詩作朗讀」(楊青矗)、「台灣諺語、台灣詩歌」(杜文靖),課程現場並安排台語誦讀與吟唱,也吸引近二十位地區喜愛文學的民眾、學生踴躍參與。
金門縣文化局這次延請的兩位講師,其中,杜文靖為台灣歌謠著作權人協會常務理事,楊青矗則在台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是為工人小說的先驅,也是完成者。他自一九七○年代起,陸續出版︽工廠人︾、︽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工人系列小說,為台灣文學開拓新境地,也使台灣文學呈現更豐盛的風貌。當時是戒嚴時期,農工兵文學是一大禁忌。楊青矗做過裁縫,也做過工人管理,深知基層人員的疾苦,乃不懼威權,深入工地,廣訪工人,寫出更生動作品。他不但寫工人,也寫農民。其所處時代,正是台灣經濟大轉型時代,他認為要為基層人民說話,因文學不足表達,乃參加政治行動,在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雖是在獄中,仍不忘文學創作,寫下︽心標︾、︽連雲夢︾二書,呈現台灣企業家白手奮鬥的實況。另外,也寫了︽烏腳庄︾,更畫出為烏腳病受苦受難的故鄉。
楊青矗自稱是「庄腳人」,能以樸實無華,卻又精準無比的文字,寫出時代心聲,不但為時代做見證,也為文學留下珍貴記印。而他幼年曾受過以台語讀古典詩詞與古文的漢學訓練,因此自幼即接觸台語文字,研究台語文字。乃戰後將台語寫入作品中的開創者之一。其文學創作,寫過古典詩、新詩、散文、政論,之後專攻小說及台語語文著作與注讀。一九六一年進入高雄煉油廠工作十九年。︽在室男︾、︽在室女︾、︽工廠人︾、︽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作品,寫出勞苦大眾的生活與心聲,成為勞工意識覺醒的啟蒙書籍。作品拍成電影的有︽在室男︾、︽在室女︾、︽人間男女︾等三部。
一九八五年楊青矗應邀到美國國務院交流總署所辦的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計畫」研究,研究中訪問二十五國參與研究的作家,寫成︽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愛荷華作家縱橫談︾一書,曾轟動一時,此書對台灣作家及知識份子關心社會現實與政治有鉅大的影響。一九八五年中開始擬定台語音標、訓練助理,編撰︽台華雙語辭典︾。一九九一年中︽台華雙語辭典︾完成,前後編撰六年,並陸續開班傳授「台語讀冊與寫作」。之後用六年的時間編著︽楊青矗台語注音讀本︾全套十五冊、CD四十三片及︽四書︾、︽六祖壇經︾、︽菜根譚︾等書之台華雙語注音讀本,使經典書籍台語化。再以六年的時間編著︽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選台華雙語注音讀本;加以註釋、賞析,翻成台語新詩對照,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性。一九九七年起在師大人文中心及九九年起在永和、新莊、大同等社區大學教「台語讀冊、寫作與教學」,推動台語語文教育的師資培訓。其辭典及台語語文音作品有一千萬字,多次榮獲教育部母語的辭典及教學研究著作獎。楊青矗曾榮獲第三屆吳濁流文學獎、第一屆南瀛文學獎、第十一屆台美基金會台灣人才成就獎之人文科學獎、第八屆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之文藝獎及第二十五屆吳三連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