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強烈反對大洋垃圾場興建案轉彎

居民強烈反對大洋垃圾場興建案轉彎
本縣環保局計劃在金沙鎮大洋里興建區域性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希望解決日益困擾的垃圾問題,但遭到附近大洋里、溪湖里民眾的強烈反對,縣府昨日召開座談會,縣長李炷烽在聽取與會的里民訴求後,提出改善舊有垃圾場替代案,希望里民在兩週內協調確定,以作為縣府後續執行的參考。
本縣縣環保局為解決垃圾問題,爭取中央補助新台幣五千九百萬元,經多次說明協調後,原預定於今年二月在金沙鎮大洋里動工闢建現代化的區域性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取代舊有垃圾掩埋場,但遭到大洋里及緊鄰的金湖鎮溪湖里民眾反對而停擺。
昨下午原預定在縣府會議室召開的座談會,邀請里民代表參加溝通,但由於大洋里長吳有達、溪湖里長呂光河與一百多位里民包遊覽車到縣府,表達反對垃圾場建在我家門口的立場,湧入的眾多民眾,讓偌大的會議室顯得相當擁擠,主持會議的縣長李炷烽臨時決定將座談地點移至多媒體簡報室,並傾聽民眾的心聲。
日昨甫自廈門返金的縣長李炷烽以廈門發展的流行語「致富先開路,少生子多種樹」指出環境對地方的影響深遠,他也強調垃圾問題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在過去垃圾處理未符合一定程序,垃圾又是大家共同要面對的,地方好不容易爭取到中央這筆經費,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探討問題,縣府對於不理想的措施會改到理想,也訂有回饋地方的計畫,期盼大家彼此尊重、將心比心,才能使事情有圓滿的結果。
昨日會中民眾反應相當熱烈,反對興建所持的理由,包括質疑環境影響評估過程與地點的選擇未對外公開、說明會召開過程未讓民眾充分參與、垃圾掩埋場位於下湖地下水庫集水區上游會污染水源、影響附近小學教育環境、破壞海岸生態,有的居民代表也對於長期以來飽受新塘、大洋垃圾場異味難以忍受,為下一代健康著想,建議縣府另擇地興建或興建焚化爐替代,否則將抗爭到底,甚至還一度動氣,要求垃圾場乾脆蓋在湖下、瓊林。
對於民眾質疑掩埋場對環境的影響,環保局局長蔡是民則表示,垃圾掩埋場採用最新科技,每天消毒、除臭,並有電子和水質雙道監測系統、雙層不透水層、皂土覆蓋等,不會污染環境,衛生安全無虞等,但並未獲得與會民眾的接受,並強調「我們不要垃圾錢(回饋金),垃圾場不要在我家後院」,堅決反對興建垃圾場。
對於居民所提的意見,李炷烽表示予以充分的尊重,不過,他也希望民眾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尤其地方爭取到中央資源與補助相當不容易,希望大家兼顧整體利益,做出明確的判斷。
在里民一片反對聲浪中,縣長李炷烽最後提出替代方案,決定暫緩區域性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的興建,並以該項預算用作改善大洋垃圾場,將當中垃圾重新作妥善、衛生的掩埋處理,完工後則封閉,不能再進場傾倒垃圾,以消除民眾對垃圾掩埋場對環境影響的疑慮,並希望里民能在兩週內自行協調能否接受該項建議,以做為縣府後續推動執行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