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島文學教室聘知名作家趙天儀、詩人李魁賢開講
「浯島文學教室」昨日再度開課了!金門縣文化局為開拓民眾寫作風氣,培養地區寫作人才,進而提昇民眾生活品質,再造地區文化采風,特開辦「浯島文學教室」,昨日延聘台灣知名作家趙天儀教授、詩人李魁賢開講,也吸引金門縣寫作協會多位會員和寫作愛好者的到場聽講、參與。
這項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寫作協會協辦的「浯島文學教室」活動,是以兒童文學、小說創作及現代詩創作為主題,並延聘台灣知名作家、詩人蒞金授課,期望開拓文學素養,培養現代文學創作人才。
而再度開課的「浯島文學教室」,七月二十四日下午二時至六時、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八時至十二時,再度在金門縣文化局二樓視聽室開課,延請作家趙天儀教授、詩人李魁賢蒞金講授,分別講解「台灣現代詩發展與未來」(趙天儀)、「為誰辛苦為誰譯─國外新詩掃描與翻譯」(李魁賢)。並分別介紹國內外新詩特點與發展,從史詩、詩劇到現代詩、散文詩,完整呈現世界現代詩的多元面貌,讓人投入新詩的經典世界。也吸引十餘位地區喜愛文學的民眾踴躍參與。
金門縣文化局這次延請的兩位講師,其中,作家趙天儀,筆名柳文哲,台灣省台中市人,一九三五年生。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代理系所主任,國立編譯館編纂,︽笠︾詩刊編委,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現任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教授。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台中文協新詩獎章。著有詩集︽大安溪畔︾、︽林間的水鄉︾、︽腳步的聲音︾及評論集︽美學與批評︾、︽時間的對決︾等多種。
而詩人李魁賢,臺北縣淡水人,一九三七年生。臺北工專畢業,化學工程師經歷是他的特殊背景。他既是詩人,也是翻譯家、評論家。他在德語詩人里爾克的中文翻譯上,更有卓越貢獻。出版有詩集︽枇杷樹︾、︽南港詩抄︾、︽赤裸的薔薇︾、︽永久的版圖︾等十餘種,也有詩論集多種。他除了翻譯,也寫散文,曾任「臺灣筆會」會長。二○○一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後,更由文建會出版了︽李魁賢詩集︾六冊和︽李魁賢文集︾十冊(七一三篇)。二○○一年,李魁賢獲得行政院文化獎,象徵國家對他終身成就的肯定。巧的是,印度的「國際詩人學會」也在同時頒給他「千禧年詩人獎」,這個國際性機構同時提名他角逐「諾貝爾文學獎」。此學會設在印度,屬於國際組織。印度雖是貧窮國家,卻是詩的大國,而亞洲第一位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正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做為臺灣第一位獲得國際詩會推荐的本土作家,李魁賢的確是把一生心血放在寫詩、評詩與譯詩上。他從初三時發表第一首新詩到現在,這精神事業整整經營了五十年。他不但認真寫詩,也腳踏實地關懷社會底層的民眾,總不忘把目光投射在臺灣人民和這塊土地上。李魁賢強調,台灣的文學要走出去,最重要的是翻譯工作,只要有管道傳播出去,台灣的文學作品絕對不輸外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