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家張曉風金門開講
金門縣文化局為推動地區寫作風氣,精進生活品味,昨日晚間邀請作家張曉風女士蒞金講課,講題是以「文學,它像什麼?」為主題,期共同與地區文友分享創作樂趣,也吸引包括福建省政府委員高丹華、述美國小校長陳為學、縣籍知名作家楊樹清,以及有興趣的民眾和愛好寫作的文友近六十人踴躍參與。
金門縣文化局為推動地區寫作風氣,提升民眾書寫能力,增進生活品味,特邀請台灣知名學者、作家蒞金講座。七月下旬「浯島文學教室」也再度開課,並於昨日晚上邀請知名作家張曉風蒞金講課,她並以「文學,它像什麼?」為題,共同與地區文友分享創作樂趣。
張曉風在以生活常見新聞和到場文友分享創作點滴時,並認為文學就像是有一個人留下一句詩、一篇文章、一篇小說,另外有人解讀懂了,這個痕跡和記憶即是文學創作或藝術追求的經常從此發生。她並以元代時期的一位詞人,寫下千古名詞的「射雁」故事,當一隻大雁被獵人射下,另一隻伴侶也會自尋墜地相殉,強調背後感人的故事正是文學創作潛在的動能。
張曉風,江蘇銅山人。曾經以︽地毯的那一端︾呈現著她熾烈深愛這個世界而馳名全國後,並得過吳三連等多種獎項,現任教陽明大學,她編、寫戲劇、雜文、散文。然而真正呈現她面貌的,絕對是她的散文,她的作品,可用學者的深度細讀,因它那麼深刻;可以孩子的天真翻閱,因它那麼淺明。
張曉風由七零年代至新世紀初的散文精選,從︽步下紅毯之後︾、︽許士林的獨白︾、︽釀酒的理由︾到︽玉想︾、︽我知道你是誰︾等等都納入,詩人余光中讚譽其「亦秀亦豪」,詩人亞弦則以精彩專論︿散文的詩人|張曉風創作世界的四個向度﹀,讚譽讀張曉風的散文簡潔、清澈與形象美。肯定是漢語文壇最重要的美文家之一,擴展散文的向度,把美文推向更高的藝術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