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管處為打開金門一頁考古史廿六日特邀成耆仁專題開講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寧報導。
點閱率:331
字型大小: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訂於八月二十六日邀請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成耆仁博士,以「金門考古與出土貿易瓷」作專題演講,歡迎關心金門考古工作和文化保存的朋友屆時踴躍一起來參與,有任何問題可聯絡金管處保育課陳秀竹,電話:082-313171。

金管處為打開金門一頁考古史,將於八月二十六日(星期四)下午二時至四時,在管理處的小多媒體簡報室,邀請成耆仁博士以「金門考古與出土貿易瓷」作專題演講。成耆仁預定就其實際進行田野調查的水頭、瓊林、官澳進行出土物的環境分析說明,並特別就外銷瓷種類及產地做比較,歡迎關心金門考古工作與文化保存的好朋友屆時一起來參與。

金管處指出,東南亞是「陶瓷之路」的中轉站和避風港,咽喉般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它在東西方交流史上的顯著位置,其重要性自唐代以後逐漸顯現出來,而金門從出土的考古陶瓷見證了這一段歷史。而中國陶瓷享譽世界,有其實用與藝術兩方面的價值,堪與絲綢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媲美。自唐宋以來,陶瓷就是海上貿易的大宗貨品,從中國沿海口岸出發,隨著逐利的船舶,冒著風濤之險,傳佈到東南亞各地,再進入印度洋,一直遠至波斯灣、紅海、以及非洲東海岸。陶瓷下西洋的路線,是一片錯綜複雜的網絡,反映了古代貢使與商賈拓展海上交通的情況。近年來由於水下沈船考古的發現,東南亞各地出土的大量中國瓷器,以及陶瓷史家對外銷瓷的研究,使我們對唐宋以來陶瓷外銷的情況以及中西物質文化交流的網絡,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金管處並指出,許多研究海外貿易的學者,稱這條陶瓷外銷之路為「海上絲綢之路」,因為絲綢也是舶載遠販的重要商品。三上次男則逕稱之為「陶瓷之路」,更反映了海上貿易的特色。而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成耆仁博士,曾經來金門從事田野考古調查,挖掘頗多的陶瓷碎片,他對於陶瓷片有深入的鑽研功夫,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因此特別商請其來金進行專題演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