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華盼以新思維推動改革落實女權
福建省政府遷回金門以來首位女性省府委員高丹華昨宣誓就職,這位熱心地方公共事務的傑出現代女性,在有機會站在為金門、馬祖、烏坵等離島為鄉親服務最前線同時,最希望以新的思維、作為來扭轉、打破和衝撞僵化體制,期以挑戰威權的推動改革和落實女權,來加速離島的進步。
高丹華,金門縣烏坵鄉人,現年四十三歲,凱達格蘭學校國策班第一期結業、師大衛生教育研究所肄業,曾任北一女中、榮總護士、烏坵鄉公所秘書、金門縣政府薦任課員,並為烏坵鄉公共事務協會總幹事、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文建會網路學院外島主持人、全國婦女權益促進會及離島關懷協會發起人。
對於有機會忝為福建省政府委員一職,高丹華強調自己雖然是民進黨員,但絕不是抱著大腿上來。在省政府虛級化後,許多功能不見了,於省府工作的同仁算是幸運的一群,但事務官不能自我膨脹,福建省政府也應將功能發揮出來,只有朝向和原民會、客委會做得一樣有聲有色,不管將來省政府存廢如何,省府才能走出去、展現功能與活力。
高丹華也認為,省府委員也絕對不是「飯桶」,當有機會為鄉親來服務,就要本於職責、不鄉愿,來為離島鄉親做事。省府和縣府也要相輔相成的不會站在敵對立場,以找出利基、找出法令限制的加以突破,來謀求百姓的福祉。
對於金門已落後台灣本島一大段距離,不進步將來受傷和吃虧的絕對是下一代,高丹華語重心長、並心急的希望身為公務員的每一份子,能更關心離島人民和土地的尊嚴,並一針見血的面對問題來想辦法解決和處理。只有以耳目一新的新思維和作法,以及有建設性的策略,不要只會哭、喊或抱怨,才能自立自強站起來。
高丹華並覺得只有離島團結起來,女性意識自覺,勇於表達,能力夠就當仁不讓,才能更落實兩性平權。而自己在與行政院一組討論時,更覺得關懷離島弱勢、婦女權益、文化工作也是責無旁貸,均願意和縣府共同努力來推動改善,並引進署立醫院醫療整合和資源,以在硬體建設之外,更發揮功能和人的照顧與落實土地建設。
對於擔任省府委員一職,高丹華也覺得委員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思維,以為地方需要找出有利,並朝大的政策引導努力。而金門更需要社會建設和心靈意識改善,以免被社會制約住了。她並覺得金門的觀光瓶頸突破,民宿旅遊發展是可以努力的願景,在金門擁有豐富自然生態、戰役史蹟、閩南古厝,只要肯思維突破,找出金門特色,或朝科學園區的方向思考,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因循下去,寧做為被人罵的「改變關鍵種子或突破點」,將關心層面更擴及,以將社造、婦女、醫療等區塊做好,才能問心無愧於工作崗位。
對於目前在台灣榮總住院的同仁、委員陳水賜,尚未完成宣誓儀式,並期待省府組織文化更人性化來辦理。並期待各界以寫卡片或寫信關心的方式,來祝福陳水賜委員的早日康復。各界關心卡片或信件並可寄送省府由她代轉。而為捍衛離島,她身為民進黨黨員和政務官,原本就要為執政黨政策護航,但為離島權益和政府政策有衝突時,自己也將加以思考和不妥協來捍衛離島權益,畢竟離島居民的權益遠大於政務官個人榮辱。而為金門女性開出一條路也是努力的責任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