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邀專家學者傳授經營管理撇步
金門縣地方文化館縣級輔導團人才培育教育訓練研習活動,昨日在文化局一連展開二天的研習課程,文化局長李錫隆指出,地方文化館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文化建設的重大方案之一,建置地方文化館就是希望蒐集整合地方當地現有歷史、文化、藝術、觀光、生態資源以充分發揚地方特色。這一次,藉由舉辦活動邀請國內具有實務與學理經驗之學者專家來傳播有關地方文化館之經營管理,讓參與研習人員未來在籌設地方文化館過程中有所助益。
這項地方文化館縣級輔導團人才培育教育訓練研習活動,昨日上午九時在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行,由文化局長李錫隆主持,計有各鄉鎮公所社會課人員以及來自各社區對籌辦地方文化館有興趣人員參與活動。
李錫隆指出,該項活動是文化局成立以來第一次舉辦「地方文化館」業務人才培訓教育訓練。地方文化館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文化建設的重大方案之一,自九十一年度起列為六年計畫,今年是第三年,地方文化館的建置就是希望蒐集整合地方當地現有歷史、文化、藝術、觀光、生態資源以充分發揚地方特色,為國內旅遊帶來豐富的內容,自八十三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及各項文化建設計畫,鼓勵民眾直接參與地方文化事務的籌畫與推動,已成為社區民眾的具體共識,在培養社區總體營造人才後,許多社區在凝聚共識時,除在各縣市文化中心外能在地方提供文化場所它是具有社區博物館的性質,能吸納社區民眾參與,為社區民眾而存在。
李錫隆表示,地方文化館也希望在加入WTO後,面臨的產業轉型及在國內旅遊及遊憩設施不足情形下,經由培養文化觀光解說員,結合當地社區博物館、鄉土文化館及藝術創作進而吸引民間團體以策展人方式舉辦活動,使建築、歷史、鄉土文化、傳統藝術,生態與景觀能成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及地方藝術節,使地方文化館能讓各鄉鎮發揮創意、鼓勵民眾發揮想像力,結合地方觀光資源,使當地傳統農業、工藝及生態景觀,經由設立地方文化館結合文化產品研發宣傳導覽、民間資源及義工組織文化藝術資源,提昇附加價值,增加就業機會,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李錫隆也表示,文建會相當重視地方文化館推動工作,嚴謹的審查計畫案,來補助經費,但地方政府也需配合部分經費;同時也重視後續的管理計畫案,他鼓勵地方結合各具特色的文化資源來成立地方文化館,創造地方產業文化。他指出,這一次研習活動,特委請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成立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輔導籌設地方文化館相關業務工作,並邀請多位國內具有實務與學理經驗之學者專家來傳播有關地方文化館之經營管理,包括有,苗栗縣華陶窯執行長陳育平,講歷史空間的保存與思考談文化創意產業激發,及地方文化館服務概念。台東史前文化館組長張家銘談志工招募培訓與社區參與及導覽解說訓練。國立政治大學美勞系教授黃海鳴講授展示空間規劃暨展覽策劃技巧。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卿敏良談地方文化館籌設與申請程序暨地方文化館政策與經營管理機制。
李錫隆希望參與學員在二天的課程中,汲取專家學者豐富的經驗,都能有所收穫並增長智慧,嗣後在籌設過程中如有困難或疑義亦可隨時請教。
受委託的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也表示,該院為協助金門各地方成立地方文化館,也派專人進駐文化局,成立輔導團來提供相關的申請計畫輔導,只要有關地方文化館問題,或是提擬計畫案以及申請過程問題都可隨時與該院人員聯絡,會提供協助。
苗栗縣華陶窯執行長陳育平也分享華陶窯成功的經驗,並以華陶窯實例談服務概念與創意激發,工作者關係與顧客關係。
張家銘也分享國內外多起社區營造成功的案例,並談爭取社區參與是志工招募的核心要件。他表示,社區營造在國內外已行諸多年並頗具成效,這個以居民自發性參與的社區活動,從發掘地方潛在文化資源,改變社區的體質,在價值的建立與創造中,為社區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社區博物館或地方文化館則是一個凝聚社區共識的地方建設體,其規劃、營運,皆攸關社區未來的發展,不僅與社區民眾生活密切,更藉由地方文化館人與物與遠景的連結,共同開創屬於地方振興的契機,尤其博物館如何在高密度分佈的「同業競爭」中生存,透過志工招募培訓來增加社區的參與,是經營者的智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