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沙美復興街道商家似不太領情

美化沙美復興街道商家似不太領情
金沙鎮公所為了美化汶沙里的街道,以花崗石材的鳥獸磚雕做為復興街的鋪面。不過,商家們似乎不太領情,因為磚上的浮雕高出地面約一公分,常造成顛躓,害人跌跤;而且,磚塊上的註解還有錯別字,例如「戴勝」被誤刻成「戴騰」。
復興街的花崗石鋪面尚未完工,兩側商家卻抱怨連連。金沙鎮公所建設課課長趙守忠表示,鄉親的不滿,他已經洞悉,不但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也有解決問題的腹案。
復興街的花崗石鋪面為什麼造成「路見不平,怨聲載道」的狀況呢?第一個最被垢病的地方就是「U」型溝的設置。在騎樓前設計淺溝,原本是便於排水。不過卻造成容易躓踣的反效果。王家的阿婆認為那個像「豬槽」的水溝,就是害他丈夫摔傷的罪魁。他說:下雨之後,路面乾了,「槽」內卻仍然積水不退,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
第二個讓人垢病的地方是:復興街的鋪面是以十公分見方的小四方磚塊為主,以六十乘三十公分的長方磚為輔;與博愛街的情況相反。以小四方磚為主的結果,造成兩兩之間的縫隙大小不一,有的是一公分,有的二公分、三公分,甚至四公分;既不整齊,也容易變成陷阱;女孩子的鞋跟經常卡在縫中,小朋友也經常被絆倒。
第三個讓人垢病的地方:有些磚頭未經完工就已經裂開了,而且還是縣長李炷烽前往會勘時親自發現的。
第四個讓人垢病的地方是工期過長:施工期間塵土飛揚,讓商家不勝其擾,生意都跑光了。「貝貝童裝」的老闆娘最大的請求就是:趕快完工吧!
第五個讓人垢病的是遮陽棚不夠,不能防止強烈的西曬。
此外,還有一個鎮公所、包商、商家都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已鋪磚雕(七十公分見方)中,有三面寫了錯別字,有兩個圖案重複。錯字分別是:「戴勝」刻成「戴騰」(在好運發投注站前);「白冠雞」刻成「白冠雄」(在泉安商行前);「水獺」刻成「海獺」(在谷威企業前)。重複出現的圖案則是「鸕鶿」,分別在金殿營造有限公司及憶兒時沙美店前。
趙守忠表示,工期延長是為了配合臺電及中華電信以及相關單位的各項工程。施工期間,臺電將管線設備擴大;中華電信要將電話盒移位以便釘掛壁燈;騎樓為半公私狀態,大家意見紛歧;這些都是工期拉長的因素,無論如何,總要給對方合理的工程時間。
關於「U」型溝,公所將會對商家做普查;只要相對多數不願意保留,就會加以變更。裂開的磚頭一定會撤換。遮陽棚的問題也有腹案可以解決,建設課將會與商家溝通。
此外,錯別字的部分也會更正。趙守忠表示,磚雕是大陸製作的;大陸人對繁體字並不嫻熟,因此會發生這樣的問題。他自己也覺得圖案上的說明文字似乎醜了些。總之,一定會設法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