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台商協會組團考察金門投資環境

廈門台商協會組團考察金門投資環境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昨日組成一支十五人的經貿投資考察團抵金進行經貿投資考察,並就金門設置加工出口區可行性進行考察評估。考察團昨日下午在與金門縣政府相關部門座談時,多位團員也直指金門在基礎建設、道路和港口設施仍不完善,且中央在政策上和對金門定位不明確,加工出口區設置目前不可行。金門應朝觀光休閒產業的導向發展,並保存維護閩南聚落風貌和未被污染本色與戰地風光,以吸引大陸觀光客延伸到金門旅遊。
這場經貿投資考察座談會,昨日下午四時至六時四十五分在金門縣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行,由金門縣副縣長楊忠全、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進忠共同主持。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多位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以及金門縣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陳朝金、課長林志國、建設局長李增財、課長楊廷標、財政局長林德恭、港務處長張國土、教育局督學王任益、金門縣工商促進會、稅捐處等代表與會。
金門縣副縣長楊忠全首在會中致詞表示,小三通試辦已有三年七個月了,在提供鄉親服務與台商企業、工商界或台商子弟就學、人員往來服務,的確有其功能。但許多政策不是地方能主導的,是希望中央能充分授權和擴大小三通中轉,以讓小三通更符合地方發展需要。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進忠也代表協會感謝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及金門鄉親在小三通開通,給予台商進出往來提供便利的渠道中轉返台。而台商經由建置良好的交通模式,未來也希望小三通更擴大中轉功能。他並指出,自從今年春節即與經建會的接觸,醞釀在金門進行加工出口區做可行性評估,這次成行,將有機會看到金門投資環境和做進一步考察了解。
吳進忠並指出,今年端午節並向行政院長提出中央應授權地方政府朝經濟特區模式或自由貿易港區,以加大經濟開發建設;以及建請擴大小三通人員中轉之適用範圍,並簡化申請程序及提高審查效率;建請政府儘速推動兩岸協商,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並優先以福建地區為試辦點,開放大陸人士到金門旅遊;建議擴大離島建設條例之優惠條件及範圍,以利建設金門成為自由貿易港區或加工出口區等經濟特區,並得到行院較正面的答覆。
會中,廈門正新橡膠有限公司也贈送金門縣政府行李手推車五十輛,以供水頭碼頭旅客使用,並獲副縣長楊忠全致贈感謝牌感謝。座談會中,金門縣工商促進會也針對金門投資環境進行簡報。而金門縣政府推動「加工出口區」目的,在結合兩岸優勢,行銷國際,即運用台灣的人才、資金、技術與大陸廉價勞工、原物料,在金門做後段組裝作業,以促進金門經濟發展。營造金門成為兩岸交易平台與和平緩衝區,提供兩岸和談環境,降低衝突發生之機率。最終目的將金門定位為經濟特區,以部分取代港澳之功能。同時建議中央政府在政策上做適當放寬部分:(一)開放陸勞,一方面加強兩岸人員交流,一方面節省成本。(二)開放貨物中轉,台灣產品及大陸產品可經由金門中轉台灣與大陸。(三)全面實施免稅,台灣與大陸之產品在金門可以免稅,使金門成為精品免稅特區。(四)開放與大陸貨物快遞業務,使金門成為兩岸郵包交換中心。(五)授權地方政府與大陸協商事務性業務,包括緊急救援合作協定、小三通貨物交流、船舶停泊,大陸觀光旅客入境簽證等。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曾欽照則就金門設置加工出區一事,認為加工出口區沒有廉價大陸勞工的引進,加上金門在基礎建設、道路和港口設施仍不完善,且中央在政策上和對金門定位不明確,加工出口區設置目前不可行。因此,金門應跳脫加工出口區設置的思維,朝第三產業的做物流中心,並加速推動大橋興建,思考怎樣發展觀光產業,建設觀光設施,讓大陸觀光客延伸到金門旅遊,以共同促進大陸人士來金門觀光。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多位考察團成員,隨後在相繼發言中,也認為金門做好基礎建設、爭取中央對金門定位、小三通政策更擴大、保存金門原有風貌和綠化成果、思考讓台商多停留金門消費的誘因、金門不要再發展工業,應以觀光為導向、朝購物天堂、渡假聖地、台商零配件供應中心、台商幹部教育訓練中心、包裝金門特色、增加機場旅館功能、保留戰地風光、善加包裝行銷觀光:::等,提出看法與建言。
觀光局長陳朝金則認為經濟活動引入、機場擴建、觀光旅館建設、小三通擴大等議題,雙方都可同時向中央提出建議和反映。建設局長李增財也以金門要打造為和平、文化、觀光之島,朝免稅天堂、購物樂園、渡假聖地、優質家園努力的方向更明確。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進忠也以金門未來發展,對台商來說,絕對不會站在是「過路客」角色,只要有機會都會對金門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並希望金門朝發展觀光休閒產業和不斷向中央爭取設立為經濟特區方向努力,以打造金門成為現代化都市。
副縣長楊忠全對於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考察團成員的建言,在強調中央在政策上的讓地方無奈,及基礎建設將逐步改善,並認為金門擁有豐富閩南文化、自然生態景觀、戰役史蹟,將善加維護保存,並全盤接收建言,以共同促金門的更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