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個個展系列之十》銀波德國的她作品充滿反諷性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專題報導。
點閱率:429
一九三六年出生在瑞士的Ingeborg Luscher,是第四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的妻子,德國人的她,當時卻以「華人藝術家」身份參展,在華人藝術界掀起漣漪。此次應邀來金展出,會有什麼樣的作品出現,相當令人好奇。
國際知名的藝術展策展人史澤曼,於廿世紀最後一次雙年展的第四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當中,安排同為藝術家的妻子Ingeborg Luscher,化名為生於一九六三年的「銀波」,並假中國藝術家之名參展,在當時的華人藝術界掀起很大的漣漪。
此次應邀參與金門碉堡藝術館的展出,策展人蔡國強表示,她的身份曖昧性,不僅在意義與實質上,同時質疑了何為兩岸藝術家?何為華人藝術?也做為一個鏡子反映了不同於當事者的距離,進而折射華人藝術世界當中更為重要的國際性、現代性、及普遍性的藝術表現力問題。
她將在位於南山砲陣地彈藥庫裡放置兩部影像作品。其中之一是運動員穿著西裝皮鞋踢足球,藉由不合現實的滑稽裝扮,及西裝帶來的各種運動時的不便,戲謔了現代人荒謬的生存境況。另一件作品則是邀請當代中國藝術家齊聚一堂,喝酒猜拳,透過這些看來不合時宜、牛頭不對馬嘴的作品,與碉堡美術館發生反諷的呼應,在碉堡與藝術不對照的前提下,以銀波「非台灣人」亦「非中國人」的身份,突顯了她積極在西方場域扮演華人藝術家的身份,以及整個時空錯置反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