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尾老街」危樓岌岌可危
「信義路」是沙美「沙尾老街」之一,殘垣斷瓦,隨時都有崩毀的可能。近月來,秋霖滂沱,使得「33號」更加岌岌可危。住在「32號」的主人黃水噴夫婦表示,這條街每天都有學童行經,若是半傾的危樓突然倒塌,後果將不堪設想。
「信義路」、「仁愛街」都是沙美最老的市集,街道狹窄,有些地方寬僅盈尺,有些地方不過三步之遙。例如信義路的「單號」距離「雙號」的寬度大概是兩公尺;兩層樓高的建築,一旦傾塌,磚瓦必然會墜落到路面。
「33號」為「源泉」商店,壁上殘留有「糖果餅乾」、「各種糕餅」等字樣,約略說明了昔日的身份。二樓陽台有一欉茂盛的「仙人掌」;由於葉片肥厚、生意盎然,已經把陽台壓得飄搖欲;似乎隨時要墜,偏偏又欲墜不墜,苦苦撐持了好些年,並沒有在風雨中「跨台」。
眼看著源泉的陽台越壓越低,信義路住戶茶餘飯後的焦點就是:「誰來為我把它拆!」是鎮公所?是縣政府?還是業主?沒有人有答案。很多人都希望拆,惟獨隔壁的老婆婆別有一番樂天知命的看法。他說:「這些房子都是在『好日子』(黃道吉日)蓋的,因此傾頹剝落也是在夜中悄悄進行,並沒有傷到人!」
以整條街(路)來說,「32號」面對「33號」,威脅最大。黃太太前天向鎮公所反應後,屋前已拉起了紅色的警示布條。布條對他們當然是沒有任何保護作用的;他們仍希望有誰可以解決「橫在眼前」的問題。
現在的信義路、仁愛街呈現的是一種「殘燈末廟」、「朝榮夕斃」的殘缺美,只要能不傷人,仍是吸引人的;若能加以規劃重修,或許可以是沙美的觀光財;但若是一任自然的力量侵損,對居民反而是不定時的災害。難就難在「誰」有能力?「誰」願意出面?從各種可能去改變現況!究竟是誰?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