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藝術展開幕後首次週日湧現參觀人潮

碉堡藝術展開幕後首次週日湧現參觀人潮
「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自九一一開幕以來,昨日是第一個週日假期,幾處緊鄰景點、可及性又高的碉堡,都湧入了許多參觀人潮,不論觀光客或在地鄉親,都對這種藝術形式感到新奇。十八處碉堡,儼然已成為地區新興的觀光資源。
「金門碉堡藝術館」共分為六個地點展出,包括長寮段的兒童展,以及林厝古戰場營區、南山排陣地、古寧頭慈湖三角堡、水頭村以及塔山砲塢等,在九月十一日的開幕式熱鬧登場之後,昨日適逢第一個例假日,雖然下午天氣陰沈,東半島還下了滂沱大雨,西半島卻有天公作美,只零星灑下了幾滴雨,六處展場、十八個個展吸引了許多人潮前往參觀。
作品最密集的南山排陣地,緊鄰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雙鯉濕地自然中心,成為觀光客最密集的展場之一,許多遊客下了車就直奔陣地展場,逐一參觀其中的每個個展,只見相機的鎂光燈此起彼落,各展館的導覽解說人員也忙著向遊客解說展覽的意義與內涵。在中山室劉小東「十八羅漢像」展館發送的「金門碉堡藝術館護照」,也成為遊客最搶手的紀念品,領了護照之後紛紛「按圖索驥」,巡迴在各館之間收集章戳。
在入口處旁邊,由李錫奇、蔡志榮製作的「戰爭賭和平」,不但上方懸吊著一大串砲彈造型的酒瓶,門前還擺著骰子圖案的桌椅,碉堡內部還有樂透開獎機,用最簡單明瞭的形式向遊客訴說:在戰爭的陰影下,所有一切都成為賭注,且不論「戰果」如何,誠如「十賭九輸」這句俚語,飽受戰火蹂躪的人民都將是最大的輸家。
王文志的「龍藤虎穴」作品,從遠處看來彷彿一株「巨筍」,遊客們也好奇碉堡上這麼一座龐然大物究竟是什麼,走到門口才知道,原來這作品還開放入內攀爬,也成為南山排陣地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個。
排在砲陣地最末端,由垠凌製作的「以情愛體現世界和平」,碉堡頂端寫著「情慾有理」四個大字,內部則擺設了開幕當天用來現場表演的一張粉紅大床,在彈藥庫裡則擺設一部電視,重複播放著演出內容。導覽人員不斷提醒:「未滿十八歲請勿入內參觀」,遊客則好奇到底這位天使臉孔、魔鬼身材的模特兒,想要透過影像傳達什麼訊息。
緊鄰著古寧頭慈堤觀景平台的三角碉堡,原本是個「平封戰啟」的軍事設施,透過藝術家汪建偉的創意,將碉堡內部硬梆梆的軍事設施裹以乳白色軟泡綿,成為一處極有特色的「軟目標」。而碉堡頂端由大陸藝術家沈遠創作的「喇叭茶」,從遠處就能一眼望見,喇叭口正對著數千公尺外的大陸廈門,透過喇叭口飄散出來的,不再是「親愛的共軍弟兄::::」,或「起義來歸」之類的心戰喊話,而是遊客、鄉親之間的閒話家常。由於視野遼闊且景致迷人,三角碉堡也取代了原本最熱門的觀景平台,成為眺望對岸的最佳去處。
此次最受外界矚目的兒童展,地點位於長寮段農地重劃區,小朋友的作品雖然外觀看起來沒那麼「專業」,卻也趣味盎然,同樣吸引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去參觀,除了拍照之外,有人甚至帶著孩子去寫生,用兒童最單純的心靈來鑑賞作品,再以最純真的畫筆留下參訪的紀錄。
位於水頭村的塔山一號、二號、三號砲塢,由於地點標示並不明顯,且連外道路凹凸不平,甚至一號砲塢受茅山塔重建工程影響,遊客必須將車輛停放在外面,再步行入內參觀,因此人潮明顯比不上其他幾處展場。來到三號砲塢,從外面就能聽到敲擊、拆解鋼琴所發出鏗鏘的巨響,這就是譚盾所創作的「音樂視覺」。再走進砲塢及彈藥庫內,就能充分領略出燈光、影像與碉堡本身所鋪陳出的詭譎氣氛。
昨日出現在各展示場地的參觀人群,除了一車車的觀光客之外,也有不少在地鄉親攜家帶眷前往參觀,穿梭在各碉堡之間,大家討論的話題都圍繞著個展內容。對這項獨特的藝術展大多給予肯定的評價。
縣府指出,這項碉堡藝術館的展示,將持續進行四個月,由縣府聘僱的臨時解說導覽人員也將持續在展場為民眾提供服務,歡迎鄉親利用假期踴躍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