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蹟日展開走訪後浦建築之華活動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312

金門縣文化局配合行政院文建會古蹟日活動同步展開的「走訪後浦建築之華」活動,昨續進行一天的活動後劃下圓滿句點,四十多位學員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副教授江柏煒與文化局人員引領及有深度解說之下,除欣賞了古崗村董天補老師傅的「子婿燈」製作絕藝,並走訪後浦歷史建築,進行了一趟知性的古蹟巡禮,領略傳統文化之美。

由文建會主辦的2004年文化資產人才年─文建會古蹟日系列活動十八日登場,地區則由文化局策辦,縣府民政局協辦,與全國各縣市同步推出了「走訪後浦建築之華」活動,昨日繼續展開第二梯次的體驗後浦建築之美行程。

昨日的「走訪後浦建築之華」活動,邀請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副教授江柏煒擔任講師,吸引四十餘位民眾、親子參加,甚至還有位學員特地由台灣來金參與領略歷史建築之美。在江柏煒副教授與文化局曾淑玲的帶領下,參加的民眾走訪古崗村,參觀年近九十歲的老師傅董天補示範製作傳統子婿燈的絕活,並走訪金城鎮市區的台閩一級古蹟欽旌節孝坊、模範街、觀音亭、魁星樓、將軍第、許氏洋樓、鄧長壽洋樓::::等項歷史建築與古蹟。同時也是縣府景觀總顧問的江柏煒以其十餘年來對於金門傳統建築的研究心得,如數家珍般向參與的學員細述各項歷史建築的沿革與特色,也解說牌樓與牌坊的區別,讓大家上了寶貴的一課,許多學員也驚訝這位金門女婿對金門的瞭解,竟然「比金門人更金門人!」,也有種不虛此行的深刻感受。

配合這項古蹟日活動,縣府民政局在十八日、昨(十九)日兩天也開放了朱子祠、將軍第、魁星樓、水頭酉堂和西山前李宅等五處古蹟,許多民眾也把握難得機會前往參觀,抒發思古之幽情。

文化局表示,文建會推行的古蹟日活動源於法國,係鑑於台灣文化遺產豐富多采,積極推廣維護保存觀念與世界接軌。古蹟日的活動在全國已蔚為風潮,各地每年在九月份的第三週同步舉行,而這項定期活動,自民國九十年開始辦理,今年已經邁入第四個年頭。

文化局表示,從二○○一年的文化資產年到二○○二年的文化環境年,到二○○三年的文化產業年,以迄今年的文化資產人才年,文建會均精心策畫以不同的主題,用以彰顯文化資產的魅力,期盼能藉活動帶動全民參與來認識、體驗文化遺產的風采,也希望民眾除了體認古蹟與歷史建築珍貴同時,並能發現先人留存下來至今仍然運用於日常生活的文化資產與價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