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議會關心太武山北側藍絲帶計畫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議會報導。
點閱率:412

縣議會第三審查委員會昨日邀請縣府及金沙鎮公所就「太武山北側藍絲帶計畫」進行簡報,並提出參採意見,希望讓未來各項計畫工程能發揮應有效益,活化金沙溪流域的觀光休閒遊憩活動。

這項簡報昨日下午二時起在縣議會行政大樓二樓會議室舉行,由議會第三審查委員會副召集人王再生、委員楊應雄、謝宜璋出席,府會聯絡人副召集人縣府主計室主任黃景舜、交通旅遊局長陳朝金、課長陳全和、工務局長陳家欣、建設局課長楊廷標、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執行單位金沙鎮公所代表、工程規劃公司等列席。

規劃公司簡報「太武山北側藍絲帶計畫」時指出,該項計畫包括金沙海域親水工程及結合后浦頭、后水頭等觀光休閒遊樂區計畫工程,計畫目標在發掘金沙鎮溪流域具觀光休閒遊憩價值之生態、文化資源,整合為觀光遊憩資源系統;將生活、生態、生產、生命理念融入金沙溪流域規劃設計中;並透過實質空間配置與設施元素設計,落實計畫理念,以活化金沙流域經濟活動。

該項計畫在短期計畫需七千五百萬元、中期為二千五百萬元、長期為三千萬元,總計經費為一億四千萬元。而優先實施計畫包括出海口生態區改善工程、榮湖周邊改善工程、欣欣亭周邊改善工程、自行車道相關工程的經費為一千五百萬元。

在聽取簡報後,與會人員業針對水源區的保護、投標文件不夠嚴謹;設計需求訪談僅限於民眾,未能詢及當地的公家單位;指標系統的整合必須一致;馬路標線應考量是否符合交通法規;戶外設施的維修與復原問題……、等問題建議改進。

議員楊應雄指出,規劃設計中許多部分牽涉整合問題,也暴露事前溝通不足,工程設計必須考量是否與縣府的總體規劃有衝突;而報告中與當地民眾訪談的結論與他個人實地瞭解的有很大的出入;週邊道路不夠寬,少了安全性,尤其是虎嘯橋是民國六十一、六十二年間所蓋,應考量實際需求與安全性作適當的調整,而觀光軟硬體的投資要顧及「可行性」,才有可能帶來效果。

王再生認為報告中工程介面顯得很凌亂,在考慮永續使用的層面上,可將木頭改為花崗石,以減少日後維修成本。在工程期程規劃上要考慮「年限效率」與「延續性」,爭取逐年編列預算來支應,不可中斷,否則效率會大打折扣。而景觀規劃設計要能與週邊道路搭配;並配合地方整體大方向來推動,同時要事先做好各項協調工作,以利後續工程的推動。

對於昨日這項簡報的必要性,據熟諳議事的人士指出,依據地制法規定,鄉鎮公所所執行的業務沒有義務到議會簡報,不過,此次可能是工程執行的預算係由縣府補助,因此,應審查委員會的要求在縣府相關單位的帶領下,禮貌性向議會審查委員會簡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