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山走海金門寫生聯展邁入第七個年頭

驅山走海金門寫生聯展邁入第七個年頭
「驅山走海」金門寫生聯展第七回年展,昨天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展覽場揭幕,李苡甄、唐敏達、洪明燦、洪永善、楊天澤、張國英、楊文斌、董皓雲、汪聞賓九位畫家,以各種彩筆,表現出他們對金門這塊土地的觀察與關懷和熱愛。金門縣長李炷烽、立法委員吳成典、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以及不少藝文界同好都到場參加揭幕茶會和欣賞作品展出。
「驅山走海」畫展,今年已邁入第七個年頭,每年十二月是這些畫家同好將一年來的畫作,聚集呈現的時刻,今年度聯展配合金門縣文化局推出金門文化藝術節舉辦,提前於十月份辦理,其具有多重意義,一是結合在地的畫家、在地寫生,一起努力,希望金門能起一股美術風潮,二是透過展示啟發地區青少年找到更寬廣而有益的人生目標,三是透過彩筆歌頌金門島地的山川風物,讓金門的風貌呈現深刻的內涵。
「驅山走海」取意「驅入山巔、走入海隅」,是唯一以金門風光做為題材的畫展,自一九九八年首展,即受到地方美術界矚目,其中,除了去年加入的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教授汪聞賓是台灣人外,其他八名參展者都是金門在地人。
「驅山走海」金門寫生聯展,昨日上午十時起在金門縣文化局大廳舉行開幕茶會,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立法委員吳成典、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蔡繼堯、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等人參加,他們對畫展連辦七年,呈現金門之美,表示敬佩和讚嘆,並期許繼續畫下去、走下去,讓「海濱鄒魯」文化之鄉的金門藝文創作和欣賞連綿不絕。
縣長李炷烽對於金門每個地方都在動起來,認為是看到了活力和希望。他對於金門雖是小小地方,但藝文活動愈多鄉親參與,就能提昇大家的內心世界,是期許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加油和打拚,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以讓「海濱鄒魯」的金門明天會更好。
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對於金門藝文界旺盛創作力和生命力,讓藝文活動更蓬勃發展,也以古代有樊梨花的「移山倒海」,今金門有「驅山走海」,是佩服藝術家踏遍每一個角落,上山下海的創作精神,並希望大家都有機會親炙藝術家作品,大家多多參與藝文創作和欣賞,以讓「海濱鄒魯」文化之鄉的金門藝文創作和欣賞連綿不絕。
立委吳成典則期望大家用欣賞的眼光來欣賞藝文作品,並以感恩、欣賞、鼓勵看待金門,讓金門明天會更好。
參展作者代表洪永善指出,參與「驅山走海」的每個創作者均不辭辛勞上山下海,秉持深沉態度面對金門一草一木,用熱忱、感覺將金門最美表現出來。而唯一台灣作者的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教授汪聞賓,在暑假於小金門寫生時,就有感而發的表示,走過不少地方寫生,但就屬金門最有歸屬感和引人回憶與遐思,愈深入就覺得金門愈美。大家也將以最大熱忱繼續畫下去、走下去。
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也以金門藝文界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堅持下去,終能做出成績來,和大家共同期勉。
今年「驅山走海」書展,展出作品有六十六幅,從學校退休的唐敏達、洪明燦、任教烈嶼國中的洪永善三人,主要展出炭精素描作品;汪聞賓與任教於台北松山商職的張國英呈現水墨畫作;金城國中教師李苡甄、金湖國中教師楊天澤展出水彩畫作;中正國小教師董皓雲以壓克力作畫,專業畫家楊文斌則是用簽字筆畫畫。
每位參展者使用的材料不同,但是透過敏銳的觀察和筆觸,讓金門傳統聚落的古厝、洋樓、田園、海濱、老樹都鮮活起來。金門縣文化局指出,「驅山走海」金門寫生聯展,展期到十月十四日止,歡迎軍民踴躍到場參觀,以領略不一樣的金門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