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綜合活動研習教師齊聚沙小觀摩座談
「品德教育」是誰的責任?「九十三學年度國教輔導團.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到校輔導研習計畫」召集人張峰德(校長)表示:社會價值日益改變,老師應該先鞏固自己照顧的到的這一部分,期許自己成為「提綱挈領」那一環!
「金門縣九十三學年度國教輔導團到校輔導」昨天在「金沙國民小學」舉行;內容包括「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學觀摩、專題講座和綜合座談。
座談中,有的教師認為品德教育不完全是教師的責任,因為學生一天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校,其餘時間都在家,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雖然如此,「中正國民小學」校長張峰德還鼓勵老師們在品德教育領域上,要有「提綱挈領」的自我期許;要先把自己力量所及的這一段做好,才能引起他人的追隨!教師如此自我期許,家庭、社會如此自我期許,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實。他認為,國小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人格教育;在這一方面,老師是責無旁貸的!
有些老師則打出一連串的問號:國民小學的「綜合活動」課程上不完怎麼辦?對此,張峰德認為:在「綜合活動」設計上,千萬不要「為活動而活動」!只要能達到課程目標,不一定要「按表操課」!如果老師們覺得原來的單元一點意義都沒有,就不必硬撐下去,可以「勇敢捨棄」,甚至可以完全改版,例如金沙國小有自己的課程─︽讓生活飛揚︾。宋文章表示,課本只是用來參考,絕對是可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