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鱷龜流浪近月重回主人懷抱
被飼主飼養了三、四年的一隻外來種「真鱷龜」,在走失流浪了二十多天後,昨天終於由飼主許金獅向國家公園金門警察隊簽下領據帶回,重回主人飼養天地嚴加「看管」。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是在九月九日下午四點多,接獲一位前往后湖海邊撿拾貝類的民眾報案電話,指稱有一隻體型碩大的龜在馬路爬行,金管處保育課在接獲民眾電話後,隨即由課長邱天火和替代役男出動,趕赴現場處理。
金管處保育課指出,這隻真鱷龜體長約四十五公分,背上有鋸齒狀背甲長得像烏龜又不似生長在金門地區,經保育研究課人員查詢相關資料文件,確定為具猛烈攻擊性危險入侵種「真鱷龜」。而這二十多天來,保育課基於維護真鱷龜生命,餵以小魚加以照料。
至於飼養這隻「真鱷龜」的飼主許金獅,是家住榜林村后湖。他表示,這隻真鱷龜是在三、四年前由鄰居進行開挖漁池撿獲送給他飼養的,起初是養在家裡,但怕孩子們逗弄牠時被咬傷,最後將牠遷移到后湖海邊自己種菜的菜園小池飼養,平常是餵以吳郭魚等小魚。這隻真鱷龜會走失,他自己判斷應該是小孩子撈上來玩,或是想要捉回去養的人,撈上來發現牠會咬人而放棄,才會自行走失被人發現報案處理。
金管處保育課指出,根據資料顯示,此種龜類中文名為「真鱷龜」,學名:Macroclemys temminckii;原分佈於美國東北部河流區域,係美洲最大的淡水龜(體型四十至八十公分),食性為肉食性且性情兇猛具強烈攻擊性,國外已有咬斷小孩腳掌的紀錄,在日本已將其列為危險動物,飼主飼養時必須申請執照,臺灣目前因為寵物市場需求而被引進,後因人為棄養而流入野外,嚴重威脅本土原生物種生活空間形成生態殺手,甚者危害民眾安全。金管處指出,近年來因為政府未將外來入侵物種嚴格管制,加以民眾無知任意野放,使臺灣地區自然生態遭受前所未有的大浩劫!數十年前引進臺灣的福壽螺已建立牠牢不可破的王國,每年所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難以估計,成為農民口中真正的「夭壽螺」;而野外隨處可見的巴西龜又是一大「臺灣奇蹟」;目前臺灣大小河川遍佈俗稱垃圾魚的琵琶鼠魚變成真正「新盟主」。
金管處因此特別呼籲地區民眾,不要任意引進及棄養外來入侵種動物,以保護自然生態,同時民眾發現危險動物時,應請消防隊協助清除並移送至相關主管單位留置,切勿自行捕捉以策安全;至於該「真鱷龜」依規定原將移送主管單位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處置,但防疫所表示,該所已通知原飼主逕向國家公園金門警察隊領回,而省了一道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