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邱良功母節孝坊古蹟蒙塵

東門邱良功母節孝坊古蹟蒙塵
位於金城東門的邱良功母節孝坊名列台閩地區國家一級古蹟,向為抵金觀光客必訪之地,但周遭環境由於緊鄰大陸街,攤販林立,甚至原先用來阻隔大型車輛進入的「車阻」石也被移在旁邊涼快,大車小車長驅直入,不僅前往的觀光客譏笑我們是如此不尊重一級古蹟,更凸顯民眾對於古蹟維護與珍愛的行動尚待加強。而公權力的介入整頓絕對是改善的關鍵。
位於金城鎮東門觀音亭旁的邱良功母節孝坊,為清朝浙江水師提督寡母許氏,因堅守貞節,不事二夫且獨自撫育邱良功,培養國家棟樑,忠於國事,奉聖旨封為一品夫人,建「欽旌節孝」一坊作為紀念,為當時地方上的至高榮譽,也是全縣唯一的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
由於沿著節孝坊走下的莒光路一段,正是所謂大陸街,附近商家攤販林立,有的攤販索性搭起遮陽棚販售特產,儼然一副此地是我家態勢,更增添古蹟景觀的亂象,而原設於節孝坊前用於阻絕車輛進入的五塊「車阻」石,中間一塊活動式擋車石也被移置旁邊,有如不設防的通關大道,車來車往甚至還曾發生過擦撞坊下石獅子的情形,顯示對於一級古蹟的不尊重。甚至有的民眾還質疑是否管理單位「默許」圖方便的商家如此做,而走訪的觀光客在質疑之際也對於金門對待一級古蹟的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據該古蹟管理單位縣府民政局指出,該「車阻」石的設立,五塊車阻當中一塊為活動式,是為了緊急事故或迎神賽會、民眾出殯車隊車輛進出需求,臨時移開使用,但用後必須回復原貌,附近商家多次反映希望能將中間的路阻移開,但民政局也希望民眾車子不要駛入,以免破壞珍貴古蹟,由於民政局在執行上沒有拘束力,該局也曾協調縣警局能派遣警力協助,不要讓車子進入。
而位於模範街至莒光路一段轉角處的節孝坊解說牌,也因為攤販緊鄰「排擔」販售貨品,搭棚遮陽更顯得暗無天日,讓觀光客想走近瞭解節孝坊的說明,也感到十分不便,形同佔地為王的攤販甚至在解說牌後面堆滿保麗龍等雜物,亂象橫生,更是唐突了一級古蹟,鴨霸的作法讓金城鎮公所執法人員也傷透腦筋。
事實上,除了節孝坊,同樣位於金城形象商圈的總兵署前廣場,及模範街通往莒光路的「巴剎」廣場,當初在投入經費整建後,在總兵署旁入口處、模範街也設置了花崗石車阻(擋車石)限制汽車進入,只允許機車、行人徒步進入,但後來也是因為民眾的「不方便」,屢次反映,管理單位在委屈「順應民意」下只得「放行」,也不禁讓人質疑公權力與民意的界線在哪裡?
據當地一位商家認為,設立車阻用意無非在阻絕大型車輛進入,但該處每日進出大車輛不多,倒是因為矗立在廣場前高五、六十公分的車阻,經常讓許多騎士煞車不及,而撞到或摔傷,他們甚至認為應將「車阻」拆除,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如此看法固然有其私利的看法,但是我們必須瞭解,古蹟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遺留物,是歷史的見證,是不同時期文化的象徵,無所不在的人類遺跡、無可取代的文明寶藏,實體的歷史教材,也是國家重要的資產。
保存、維護古蹟可使人緬懷先人遺澤,體認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可增進對古代的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的認識,更可以藉此鑑古知今承先啟後,創造未來。維護古蹟已成為現今世界潮流,透過古蹟可使我們驗證過去、瞭解過去,並建立一個連續不斷的歷史文化命脈。
在政府投入大把的銀子整建古蹟,除了呼應文化立縣與觀光立縣的主軸,更希望能長遠保存,為後代子孫保留金門歷史文化,因此,如何在古蹟維護保留與所謂的居民的便利性間,求個平衡點,必須正面看待。但如何展現公權力,為古蹟留下一點尊敬,不要再讓觀光客在走訪金門時感嘆我們是如此對待國家的一級古蹟,更值得三思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