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訪問團抵菲律賓僑親熱情相迎
金門縣「東南亞四國訪問團」成員昨(十三)日抵達菲律賓宿務市,在鄉僑的穿針引線之下,縣長李炷烽與宿務市長湯米(Tommy)有一場趣味十足的邂逅。湯米頗好杯中物,李炷烽殷殷勸酒,沒嚐過高粱酒的勁道,湯米喝了直喊Strong!因為,酒香實在太濃烈了!
菲律賓僑親在宿務頗具社經地位,訪問團通關時還受到貴賓級的禮遇。宿務市長湯米也在午餐時與訪問團及菲律賓金僑聯誼。李炷烽拿起紅酒酒杯盛裝整杯的高粱酒與湯米對飲,湯米雖然酒量好,卻不得不用英語連聲說「太烈了!太烈了!」
在喝過高粱酒之後,湯米面不改色,與李炷烽談起兩地風物。湯米表示,他先前曾擔任過兩屆市長,目前是回鍋當第三任,且菲幣面值五十元的紙鈔,上面印的是他祖父的玉照。湯米還特別在紙鈔上簽名相贈。李炷烽則在新台幣百元紙鈔上簽名回贈。透過在場菲律賓記者的鏡頭,訪問團也讓湯米為金酒做了一次宣傳。
訪問團成員在宿務會晤到的金門鄉親包括七十二歲的周華林、洪淑娟,五十四歲的陳俊明,六十四歲的許成績,八十一歲的薛春園,六十四歲的薛祖德,六十五歲的黃世民,薛鐘秀等。
根據周華林、薛春園表示,宿務成立金門同鄉會已經六十多年,當年鄉僑或做生意、或「躲日本」,彼此呼朋引伴來到宿務創立基業。如今,大家的生活都還過得去。回想當年,菲律賓人一直瞧不起華人,如今,菲律賓人卻得去香港、台灣賺錢再寄回家鄉,與十幾年前華人來菲僑匯回鄉的情節相仿。時至今日,菲律賓人對華人已經相當尊重了。
陳俊明表示,大陸北京、上海等地,對福建人沒有好感,他在大陸經商,若不自稱「菲僑」,而稱「閩人」,很容易吃虧。有趣的是,北方人卻對金門另有好感。
宿務是菲國的第二大城,在這裡的鄉僑以薛、陳、李、許、蔡等姓為大宗。他們在此營生,必須學習至少五種語言才吃得開,包括菲語、華語、、英語、閩南語及當地土話。此地的僑民為了與全市七十萬人、全島三百萬人口競爭生存空間,彼此之間團結合作,與當地政府建立了良好政商關係。不過他們謙稱:「因為地方太小:::」。
李炷烽及訪問團成員力邀僑親返金參與「世界金門日」等活動,在菲金僑則表示,至少有四、五十人會組團回鄉。不過他們希望能從台灣到金門,再從金門中轉到廈門。
昨日聚會中,湯米好奇地問道,鄉僑們到底贊成兩岸哪一邊的政治主張?鄉僑們答覆抱持「中立的態度」。湯米則說,他也一樣。這場聚會在湯米的「哇!」「喔!」的啜酒聲中,兩個異地的地方首長相見歡,彼此相約互訪,更希望將來能有「金門|宿務」的國際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