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蹟活化再利用清金門鎮總兵署重現風華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專題報導。
點閱率:398
字型大小:

三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十月十六日將舉行揭牌暨史料館開館典禮,正式對外開放。

此一古蹟活化再利用的案例,並將考驗業管單位未來在維護、管理,甚至營運的思維和能力。

位於金城北門里浯江街五十三號的「總兵署」,在行政院處理試辦兩岸通航事務時,並在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度做為金門行政協調中心,當時行政院長張俊雄並前來主持掛牌儀式,象徵歷史性的「小三通」起航。

總兵署原址相傳是明朝萬曆年間「會元傳臚」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清康熙年間,金門鎮總兵署陳龍,以金門所城稍圮,人煙稀少,地勢轉變,繫舟不穩,而后浦人丁旺盛,海道深穩,於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至後浦,就「叢青軒」加以改建。

至道光同治間,總兵署「中建正堂東西夾室,西藏王命書籍等項。東貯餉庫,翼以將軍裨官廳。面即案牘祠,下闢甬道,兩廊列吏、戶、禮、兵、刑、工及本稿諸房,儀門外是土地祠和材官廳。大門外為旗廳,左右蓋鼓吹亭,南開轅門,環以木柵,轅門之外,西為左營防汛廳,東為右營防汛廳。」,形制極為完整。

民國以後,總兵署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辦公處所,民國八十四年,最後使用的縣警局和臨時縣議會遷出之後,開始進行規劃整修,使得這座台閩地區格局保存最完善的總兵衙署,原貌得以修復。

現存的總兵署,為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前有寬敞的廣場,民間習稱為「衙門口」。院內兩株樹齡超過百年的老榕樹遮蔭,庭院深邃,雖已非衙門,卻仍有昔日衙署那股凜然的肅氣,後院那棵參天樹齡也早已超過百年的木棉古樹,每屆春末夏初,滿樹鮮艷的木棉花,遠近可見。

後浦清金門鎮總兵署建成後,從此之後三百餘年,它是金門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歷明、清而民國,具有其特殊的歷史和建築價值性、意義性,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經內政部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其修護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於民國八十三年五月由私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建築科完成,並於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修護完成。

而隨著總兵署史料館將開館對外開放參觀,金門又添增了觀光旅遊資源,如何將金城古蹟景點的「朱子祠」、「將軍第」、「奎星樓」、「貞節牌坊」,以至「模範街」、「大陸貨品採購街」等串連成旅遊動線,實深值縣府和觀光部門用心費思量。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