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運會回顧系列之七》城中男籃首度征台一戰成名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專題報導。
點閱率:700

歷史上的第一次總是比較困難,如能締造歷史上第一次的事與物,那是彌足珍貴而值得珍藏愛惜的記憶,即便是在籃壇的發展上也是如此,三十八年前金城國中男籃首度跨海征台的輝煌戰績,依然讓人回味無窮。

對地區籃壇歷史如數家珍的李增輝說,民國57年,防區司令官特別函文給金城國中准予參加「全國中等學校第六屆自強杯男子籃球錦標賽」。這是當時戰地體壇的一件大事。李增輝也表示,地區第一次組隊赴台是民國44年,由許志哲、倪國榮、孫水欽等好手參加第二屆公務員籃球賽,第二次赴台是民國45年救國團舉辦的籃賽,當時以許志哲、孫水坤、陳添丁、許績永等人出賽,當然這二次均屬成人組,對當時金門民間籃球發展及貢獻是有一定的影響。而金城國中這一批平均年約15歲左右的青少年,要向台灣進軍,當屬首次。

李增輝說,當時金城國中這批籃球精英的球員有許加章、張浩然、黃庭檄、李漢秋、周梧壽、葉其蕃、陳名斌、許世民、吳炎土、蔡督慶、李仁興、王金海等年輕好手。教練是民國55年任職城中體育老師的唐嘉倫;唐老師可說十八般武藝全會,如田徑、游泳、男女籃球教練兼裁判,到職後全心全力為金門體壇奉獻犧牲,他所訓練率領的城中體育團隊,歷次出師以來,保持無往不利的光榮戰績。當時金門地區各項體育活動得以如此興盛,其扮演重要角色,功在體壇。

李增輝表示,當時金城國中參賽的地點是在桃園,由桃園縣支部主辦,有台北縣中和國中、新竹關西國中、金門金城國中,以及基隆市、桃園縣、宜蘭市的代表隊共6隊與賽。城中代表隊在3月底整裝搭軍艦抵高雄再搭車轉赴北部,於4月2日開打,第一場就先聲奪人大勝桃中。防區司令官馬上派上校專員發獎金慰問鼓舞士氣。第二場果然大發神威以80:40強壓宜中,時金門縣長屠森冠特電賀嘉勉。第三場又以57:32力擒基隆市。第四場以46:32強渡新竹關西國中。當然這段期間的捷報傳回戰地金門後,振奮之情可想而知,各方的函電交馳,讚譽嘉勉,由於連戰皆捷,出盡風頭,引起各方注目。

最後與台北縣中和國中爭冠,中和國中是上屆盟主,素質整齊、人高馬壯,是大會預估的冠軍隊。城中男籃雖力拚全場,守不住長人陣及兩邊籃板,最後不幸以48:35功敗垂成,屈居亞軍。但當大會頒獎時,特別讚譽嘉勉鼓勵漂洋遠渡、旅程疲累的城中男籃發揮「金門精神」,為大會立下良好典範,雖敗猶榮,也為大會增色不少。

首次赴台的金城國中男籃可說一戰成名,除了比賽期間旅台鄉親前往加油助陣外,期間任桃園縣團政委員會主任蔣孝文還特地設宴祝賀,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這些明星球員於4月14日返金後,接受各界熱烈歡迎,戴花圈接受民眾英雄式的鼓掌及鞭炮禮遇,這種場景可能是他們一輩子永難忘記的榮耀。

雖然只獲亞軍,但該隊所表現的風度、技術及精神,已獲普遍讚揚及稱頌,同時為地區爭取榮譽,是當時地區最引以為傲的籃壇大事。返鄉後水漲船高、身價不同,戰地球迷曾再三希望能再目睹小將們的球技及風采,還特安排球隊與賽,足見受喜愛的程度,在當時是不輸球員迷明星的場面。

李增輝有感而發的說,面對升學後各奔前程,隨年齡的增長,這批現已52歲左右的球星們各有各的領域及一片天,能再相聚話從前,似乎好遙遠。但這一批吃地瓜(安茨)長大的戰地小孩,卻為金門籃壇締造一頁輝煌史,因有他們跨出這一步並拚出好成績,才會有民國60年後國中隊相繼組隊赴台參賽的契機,亦使地區基層籃球紮根得以維繫,足見這一戰對金門籃運的重要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