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盤山自衛隊防禦坑道觀光重要景點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寧報導。
點閱率:497

對於作戰用的地下坑道,相信不少人只是從電視或是電影中的戰爭情節畫面中看過,未曾親身經歷過,來到金寧鄉盤山村,軍事性質的地下民間自衛隊防禦工事坑道,連接頂堡及下堡兩個自然村,目前對外開放的地道總長數百公尺,讓遊客感受到獨特的戰地戰鬥村景觀。

對外開放參觀的盤山村地下軍事坑道入口處,在金鼎國小附近,每日均可看到絡繹不絕的遊客進入坑道參觀,已是金寧地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盤山村社區發展協會也僱人專責管理,金寧鄉公所也向省政府爭取經費再進行周遭環境整理美化,使走過戰爭歲月的戰鬥村坑道,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入坑道,一窺神秘的面紗。

國共對峙期間,金門扮演反共的前哨站,島內在軍民同心協力下,建構成一個固若金湯的海上堡壘,許許多多的軍事設施及地下化坑道都是國軍弟兄流血流汗一鑿一鑿開挖建築成軍事防禦據點,也是戰地金門獨特的軍事工程。在此時期,也將民防隊戰鬥防禦工事延伸至地底下,以坑道相連,地道總長數公里,遍布全村,內具火力交叉網並有防禦工事,來展示軍民一體防衛作戰。如:盤山村、瓊林村以及烈嶼雙口村,都是民防戰鬥村地下坑道防禦工事的典型。

盤山村的地下坑道,原有的入口處因是屬於私有土地,最近,管理單位在緊鄰金鼎國小圍牆處另闢建一處入口處,每當遊客魚貫進入坑道內,幽暗、潮濕是腦海中浮現的第一感覺,行走在地下坑道中,心中可說是五味雜陳,有著些許的害怕,但由於是大夥兒一起行走,在緊張又刺激的探險心情,還是以約十多分鐘的時間,沿著蜿蜒的步道走完六百多公尺的全程,當遊客從盤山村辦公處旁的出口處出來,見到坑道上房舍,心中對於當年參與坑道施工的人員,開鑿坑道的艱辛,造就今日金門此項特殊的戰地景觀,感到佩服萬分,覺得不虛此行。

盤山村長翁水河指出,該坑道於民國六○年代完工,坑道內有許多通往村內各角落支道,與主通道相連一起,地道總長數公里,自金門解除戰地政務後,配合開放觀光對外開放主通道一部份,也被揭開神秘的面紗,目前的遊客量也日益增加,不輸參觀瓊林坑道的人數。他指出,該坑道是全年無休的對外開放,每日從上午七時到下午六時,未來計畫再延伸開放的坑道長度,他歡迎有更多的遊客來入坑道,親身體驗感受不一樣的軍事特殊景觀。

金門自民國三十八年後經歷了古寧頭大捷、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等多場保衛台海安危的戰役,多次的戰火洗禮,留下了不可抹滅的歷史痕跡與戰役史蹟,金寧鄉可說是位於戰場的最前線,更是擁有許多軍事重要據點,隨著解除戰地政務及兩岸關係的和緩,許多軍事設施成為閒置的據點,儘管沒有國軍駐守,但這些軍事遺跡卻是金門重要而又吸引人的觀光資源。對此,金寧鄉長李文俊除了積極努力向軍方爭取更多釋出的軍事據點,希望配合城鄉風貌計畫爭取經費整修美化,以保留戰役史蹟,並為地方開發為觀光景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