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計畫籌設「胡伯玉將軍紀念館」

縣府計畫籌設「胡伯玉將軍紀念館」
為了感念胡璉對金門的貢獻,縣府計畫籌設「胡伯玉將軍紀念館」,縣長李炷烽昨日亦安排與胡璉的長公子胡之光夫婦會晤。胡之光應允將捐出家中收藏的胡璉將軍遺物供紀念館展示,夫婦甚至表達到金門養老定居的意願。
胡璉將軍的長公子胡之光及其妻楊心儀,昨日下午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熱忱歡迎,並找來副縣長楊忠全、財政局長林德恭、交通旅遊局長陳朝金、文化局長李錫隆、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榮文,以及縣府景觀總顧問江柏煒等人,共同研商有關「胡伯玉將軍紀念館」籌設事宜。
交通旅遊局是在今年七月初赴台拜會胡之光夫婦,徵詢他們對紀念館整修規劃的意見,胡之光當時即表達捐贈胡璉將軍生前文物的意願。經多次聯繫雙方達成初步共識,包括胡璉夫人靈位目前安置在太武山軍方管制區內的「胡璉紀念館」內,建議可移置海印寺;家屬捐贈的文物,宜集中規劃不宜分散。胡之光還表達夫婦倆願意到金門定居養老的意願。
胡家有意捐贈的文物,經縣府初步清點,珍貴墨寶約有二十五副,藏書九千餘冊,珍藏相本計二十五套,大型老虎標本乙隻,以及書信、槍套、眼鏡、假牙等。由於文物種類、數量繁多,且書籍因年代久遠,已漸有腐蛀情形,家屬也建議儘速安排捐贈事宜,以利收藏。
江柏煒在昨日的會晤當中指出,金門技術學院獲教育部補助經費二億餘元,將興建圖書館一座,建議胡璉藏書可安排存放在新設的圖書館內,並由校方設置「特藏室」或「胡璉研究中心」。至於「胡伯玉將軍紀念館」的地點,江柏煒建議可在八二三戰史館與俞大維紀念館之間選擇適當地點,讓太湖周邊的戰役史蹟串成一線。
這項建議立即獲得胡之光夫婦的贊同。李炷烽則表示,藏書的捐贈有其急迫性,可先行委託廠商進行收藏前的蒸、燻等防蛀及整理工作,所需經費縣府願意協助。有關紀念館地點的選擇,李炷烽表示,縣府目前擬出兩項構想,包括將之整合在金酒公司「金酒金字塔」內,或另擇地點設館。李炷烽說,縣府將成立「紀念館興建計畫籌備委員會」,由委員們遴選適當位置,加速推動建館計畫。至於既有的太武山「胡璉紀念館」,亦將另案委託進行內部整修。
胡璉,字伯玉,陝西省華縣人,他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曾參加北伐、剿匪、抗戰、戡亂,屢建奇功,歷任陸軍第十一師師長、第十八軍軍長、十二兵團司令官、福建省政府主席兼金防部司令官、第一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駐越南大使、總統府戰略顧問,民國六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病逝台北,享壽七十一歲,靈骨海葬金門水頭灣。
胡璉是政府遷台後首任福建省主席,也是第一任金防部司令官,先後於民國三十八年、四十六年兩度負責金門軍政,帶領軍民締造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勝利,粉碎中共進犯台灣的迷夢,奠定台海四十多年的安定建設的基石,而任內致力建設金門,在他手中創建了現在的金門高中,與多年、柏村、卓環等國小,中央公路、廣闢湖庫、建酒廠等,都是他任內的德政,也因此被譽為金門現代「恩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