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成耆仁博士開講金管處刮韓流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寧報導。
點閱率:798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日也吹起韓流!為打開金門一頁考古史,金管處昨日邀請來自韓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成耆仁博士,以「金門考古與出土貿易瓷」進行學術專題演講,成耆仁表示,她發現金門的文化資產非常豐富,希望大家要把金門當寶貝,好好的珍惜和推廣金門的文化。

這場講座吸引相當多民眾到場參與,而包括金管處秘書呂志廣、陶瓷廠長石永和與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等人也特別到場聆聽,來場文化交流。

成耆仁說,她在金門進行考察時,發現瓊林出進士,而她在瓊林做挖掘工作時發現,瓊林出土的瓦片和陶瓷殘片也特別的豐富,所以她說這與文獻記載相符,瓊林果然是名不虛傳。

成耆仁也提到,瓷器是中國發明,所有外國人稱瓷器為小寫的「china」,西元一九五○年義大利人第一次見到瓷器,沒有想到是用泥土做的,以為是用貝殼做的,因為二百年前從地下被發現的貝殼,就像是瓷器一般,中國在二千年前,大約東漢時代,就有瓷器,十七世紀左右歐洲人才只是會做陶器,尚不會做瓷器;韓國人是第二會做瓷器,大約在西元十一世紀,接著是泰國、緬甸、越南,日本一直到十六世紀才會做。

成耆仁指出,東南亞是「陶瓷之路」的中轉站和避風港,咽喉般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它在東西方交流史上的顯著位置,其重要性自唐代以後逐漸顯現出來,而金門從出土的考古陶瓷見證了這一段歷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