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尋親傳佳話唐家三代人失聯一甲子喜團圓
因為戰亂與歷史因素造成親人阻隔兩岸的人倫悲情,大陸福建省永春縣陳玉(原名唐秋菊)老太太,透過金門愛心基金會隔海尋親,經本報披露後,與金門的親人取得聯繫,並已順利與失聯超過一甲子的親人喜相逢,她感恩來自原鄉的愛心與協助,撫慰了唐家三代人的思親懸念,也成就一段隔海尋親的佳話。
因戰亂避禍在十九歲與大陸永春人士結褵,目前住在大陸福建省永春縣蓬壺鎮麗里村現年八十六歲的陳玉(原名唐秋菊)老太太,是於今年九月間透過當地金胞聯函轉金門愛心基金會隔海尋親,希望能與別離六十六年的親人相會,了卻平生宿願,經本報於九月十九日披露及金門愛心基金會許金龍董事長積極奔走協尋,以最短期間尋得住在金門的堂弟唐信榜、唐信商、及姪子漳州市金胞聯誼會長唐友平、廈門市唐友竹、唐敏澤、福建省金門聯誼會副會長陳毅中等親人,使得金門「泉茂」唐氏家族美國、加拿大、緬甸、越南、星馬印尼及台灣二百多位親友獲得喜訊。
當得知姑母協親的訊息後,家住廈門的唐友竹、唐友平上(十)月即趕抵漳州與暌違六十多年的姑母會面,相見時喜極而泣,共訴別後離鄉思親之情,憶及金門橫街(現金城鎮莒光路八十五巷內)老家「泉茂」,及當年種種,心中感慨萬千,老淚縱橫,慶幸有生之年一家人得能團聚。
唐友平在致許金龍的感謝函中指出,一九三七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幾個月後,金門縣也淪陷,他父親唐清源(唐秋菊之兄)與金門縣商會同仁從事一些抗日工作,日本登陸後要抓他,因而舉家避往越南投親,而當他們在廈門等候輪船時,經人介紹,祖母(唐秋菊的母親)許傳決定將她嫁給一個永春人,當年姑母十九歲,自此音訊中斷。
唐友平說,他們逃到越南後也歷盡磨難與艱辛,一九四八年二月返回金門,後定居廈門,祖母走到那兒都在打聽女兒的下落,每當談及戰亂時未辦嫁妝給女兒(唐秋菊),祖母都會傷心流淚,臨終還一再囑咐其母一定要找到女兒秋菊的下落,
函中唐友平也提到,由於姑母不識字,後來又改名為陳玉,以致於他二哥在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多次到永春尋找姑母(唐秋菊)的下落都無法如願,也曾透福建省金門聯誼會、永春鄉親協尋,但都渺無音信。此次終於得償宿願,全家人都感到興奮莫名。
唐秋菊老太太也特別交代其子林叔龍、林景輝致函感謝金門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鼎力相助,使她在有生之年能找到失散六十六年的親屬,並得知住在各地的親人,重敘親情,撫慰了唐家三代人的思親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