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嚴防黃麴毒素危害健康衛局抽檢貢糖廠花生粉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534

行政院衛生署日昨公布抽檢市售「花生粉」的結果,發現其中有一成樣品的黃麴毒素超量,且最嚴重的一件來自馬祖連江縣,其污染量是安全標準二十七倍。縣衛生局昨日也由局長陳天順率稽查員前往地區各貢糖廠抽檢花生粉送驗,為消費者健康把關。

衛生局並強調,從八十五年開始,每年兩次對貢糖工廠的抽檢,也不曾發現有問題產品,呼籲消費者不必過度反應,仍可放心消費。

為瞭解市售花生粉及米漿之黃麴毒素含量是否符合衛生標準,行政院衛生署日前責成藥物食品檢驗局在全國二十五個縣市之早餐店、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抽驗五十一件花生粉,結果發現四十五件樣品皆符合規定,但有六件無品牌之散裝花生粉,被檢出超量之黃麴毒素,經追查原料來源,發現黃麴毒素污染量最高的樣品,是從大陸購得炒熟花生再攜至馬祖連江縣磨粉販售,檢出量高達四百零九個PPB,是規定限量(十五個PPB)的二十七倍。縣衛生局得知此一檢驗結果,昨日立即由局長陳天順率相關人員,針對地區十六家登記有案的貢糖廠,採集花生粉檢體送驗,希望為地區消費者健康把關。

陳天順表示,長期攝食受黃麴毒素污染之食品,可導致肝臟傷害,引起厭食及生長緩慢等症狀,累積量多時甚至可能致癌或致死。衛生局為顧及縣民健康,讓鄉親與觀光客都能吃得安心,從八十五年起就針對相關產品定期進行抽檢,截至目前並未發現問題產品。最近兩次的檢驗則是三月配合消基會,以及七月的自行抽驗,也都沒有查出問題。

陳天順並提醒,只要消費者在選購貢糖或花生相關產品時,特別注意食用期限,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或大陸製造者,相信並不容易吃到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品。

地區特產業者則表示,金門雖然花生產量有限,不足以供應貢糖之生產製造,因此有部分原料必須仰賴台灣進口,但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拿大陸花生來「濫竽充數」,因為大陸花生帶有特殊「怪味」,做成貢糖將使品質、口味都走樣。

昨日由縣衛生局抽取的花生粉樣品,將直接送往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接受檢驗,陳天順說,檢驗結果要二個月以後才能出爐,屆時也將公布在衛生局網站供各界查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