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傳幼童感染咽峽炎衛局研提醒少出入公共場所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335
針對烈嶼地區在近兩星期傳出有數名幼童因喉嚨痛、發燒就診,經醫生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感染孩童除了幼稚園大班的學童,也不乏有托兒所的幼童。金門縣衛生局初步研判可能是季節在轉變之際,秋冬交替時腸病毒流行所造成的現象,特別提醒校方及家長小心防範。
縣衛生局指出,「皰疹性咽峽炎」是腸病毒感染常見的種類之一,其特徵是突發性發燒、嘔吐、喉嚨痛以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是潰瘍,大多數病例是輕微而無併發症,但是仍有少數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等較嚴重的情形,一般病程約在三至六天。
由於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是經由腸胃道︿糞口、水、食物﹀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及分泌物而受到感染,而其侵犯的對象又以小孩及學童為主,所以常常有家中小孩交互感染,或是在學校彼此傳染的情形。
縣衛生局提醒,家中的幼童儘量少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預防腸病毒的方法,仍在於勤洗手及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一旦有上述的症狀發生,或是有持續性高燒不退、嗜睡、意識不清等現象,一定要儘速就醫。
為避免造成腸病毒流行與發生重症之可能性,凡經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之幼(學)童,縣衛生局建議其請假於家中休息一至二星期,(實際請假時間長短,可依醫師指示彈性調整),除了可以儘早恢復以外,也可以減低傳染他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