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沙蟲、抓蝦、製作手工魚丸漁會親子生態之旅快樂行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567
金門區漁會執行93年漁家生活改善計畫及漁村青少年發展計畫,利用週休二日推出「親子手工魚丸製作、生態之旅」,吸引一百多位漁家親子走訪後豐港、建功嶼了解沿岸生態,同時,一起挖沙蟲、抓沙蝦,以及親身體驗製作傳統手工魚丸,親子們共享受一段難忘、充實又富意義的假期。
區漁會有感於傳統漁業與漁具的沒落,為保存傳統漁法與金門沿海漁業資源生態的認識,提升漁村生活品質,以及漁村青少年正當休閒活動,特別精心安排這項活動,參加的包括有漁村家政班員、漁村青少年、四健班員,人數逾一百人,隊伍浩浩蕩蕩,並由夏墅延平郡王祠前廣場集合出發上路。
首由後豐港生態解說員洪德舜帶領下,前進建功嶼,沿途解說潮間帶生態與建功嶼歷史典故,讓漁村家政班員與四健班員及漁村子弟了解漁業生態與建功嶼的由來。後轉往後豐港由資深漁民洪成進帶領參觀傳統漁具與漁法的介紹與認識,及傳統手工魚丸製作過程。期間,還有挖沙蟲、抓沙蝦示範活動,在場還有資深漁民生態講解及展示魚具有:延繩釣、交望延繩釣、滾筒手釣、無餌釣鉤、魚罾、蝦網、魚筐、魚簍、蝦飼籃、竹筏、竹筏丫(板)等等,漁會說,此次展示並非作秀,純為能夠喚起大眾對漁業生態的記憶,以及能夠引起有關單位對金門漁業的關心。
參加漁村親子們,也親身體驗魚丸製作與成品品嚐,對金門道地手工魚丸的口感讚不絕口,不少親子大飽口福,也體會原來本地也可以製作這麼好吃魚丸,不遜色於進口冷凍魚丸,對漁村轉型發展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