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日本團來金觀光導遊:值得經營這片市場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478

「每年從日本到臺灣觀光的遊客有七十萬人;但是,會到「金門」的,卻不會超過五百人!」目前服務於一家「旅運社」的劉瑞玲昨天帶著一團「十三加一」的日本「農夫團」到金門觀光。他認為臺灣地區的旅遊界可以好好經營這片市場。

日本的「農夫團」這次到臺灣觀光,只到兩處,一是「金門」島,一是「臺灣.故宮博物院」。他們是從網路等管道得知金門;旅遊菜單則是臺灣的旅行社開出的。

劉瑞玲表示,這一團的團員,十三人是農夫、農會的組員等身份,年齡在六十、七十、八十左右,外加一位日本的領隊(觀光業者)。對日本高齡的遊客而言,金門很適合他們。

日本農夫團在金門只玩半天。昨天中午到金門;今天一早返「臺」。在金門第一站是「山后民俗文化村」,其他還有「古寧頭」、「翟山坑道」等處。劉瑞玲對金門不算熟,一度以為民俗村是遷地重建的。

閩南古厝天井中的兩個孔穴作用為何?日本客看了半天,不知道理解了沒有。那兩個孔,據王氏後人所說,是貯水防火用的;此外,還有另一個功能,那就是把金銀珠寶或更貴重的東西藏在裡頭防盜。

這些功能,本地的導遊必知道。日本客探頭一看,發現裡面都是垃圾,不知道會不會以為是垃圾坑?他們以農人的角度,似乎認為是收藏穀物用的。

不論對民俗村理解多少,或有沒有垃圾,這些遊客對金門的感覺仍是愉悅的。

劉瑞玲認為,很多日本人已遊遍臺灣,金門可成為他們想要去的地方。

被稱為民俗村的十八棟閩南建築原本是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所倡建的。他們都是日僑,對日本客來說,應該別有一番親切感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