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抓緊時機向游院長提出六大訴求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綜合報導。
點閱率:312

難得行政院長到訪,縣長李炷烽昨日抓緊機會,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水頭通關大樓發言,提出包括擴大小三通在內的六大訴求,希望為金門爭取到更多的發展空間。

李炷烽陪同游揆抵達金管處遊客中心時,針對地區古厝的維修以及都市計畫法令鬆綁提出建言。他指出,「文化金門、觀光立縣」,是縣府當前的施政主軸與方向,閩南古厝則是金門的文化資產,不僅國家公園將之列為重點工作,縣府亦編列預算進行修復,以九十四年為例,縣府就編列了五千萬元。但李炷烽強調,金門有「僑鄉」的特色,類似的閩南特色建築數量繁多,又經歷砲戰的摧殘,這些經費不過杯水車薪,像今年度修復完成的烈嶼吳秀才厝,浦邊周宅,湖下的楊華故居,金城市區的總兵署等,每一棟至少要兩三千萬元。

李炷烽因此建議,希望中央結合兩岸政策,配合兩岸關係演變,開放引進大陸匠師及原物料,加速古厝的修復速度。

此外,縣府運用軍方留下的碉堡等軍事設施,籌辦了「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受到國內外的高度矚目,但軍事設施的釋出及後續的活化、再利用,除了設置藝術館之外,還有許多許多的可能,而關鍵則是必須有政策的配合才能見功。李炷烽建議有關部會應取消「不得營業」的限制,讓縣府能輔導地區失業青年,善用這些設施開發民宿、咖啡館、婚紗攝影館等多元用途。

李炷烽說,金門在廢除戰地政務後,全面實施了都市計畫,雖然一定程度維繫了都市發展的大方向,但多少也造成了地區發展的限制。李炷烽建議,在全國一致的法令當中,也應針對金門地區特色,研訂適合金門、寬嚴適中的政策與法令,掃除地方發展的障礙。

一行人抵達水頭通關大樓時,李炷烽特別針對小三通提出多項建言,他表示,金門戰地政務結束後,地區駐軍大量裁撤,對原本倚賴駐軍消費的金門經濟產生了極大衝擊。此時此刻,如何藉助中央政策鬆綁與開放來尋求發展,是金門當前起死回生的唯一一線希望,研判金門發展,唯有擴大小三通規模才能增進更多商機。

李炷烽特別拿出今年九月三十日,中華民國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全國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市代會主席、副主席、秘書共同簽署的「全民支持擴大金馬小三通宣言」,強調擴大小三通不僅是基於金門利益,也是所有金門旅台鄉親、全國同胞的共同期待。李炷烽強調,金門唯有藉助地理區位優勢,發揮類似港澳中轉的功能,才能找到另一片春天。

他具體提出幾項建議,包括:一、針對外籍人士、金門華僑簡化入出境手續,只要持憑有效護照或證件,完成必要落地簽證程序,都開放得進入金門,或經金門中轉赴台。二、儘速規劃金門旅台鄉親比照本地居民得享受小三通便利。三、開放台灣觀光客可以到金門、廈門五日四夜遊。四、金門旅台鄉親比照本地居民享受小三通便利。五、台灣觀光客開放「金門、廈門五日四夜遊」等。李炷烽說,這些都是有關「加工出口區」的設置,李炷烽說,廈門地區有個「台禾電子」,目前在廈門島、同安馬巷都設有廠房,雇用了一萬多名員工,最近他們表達了將後段組裝加工移至金門的意願,希望能以Made In Taiwan的品牌行銷世界。李炷烽建議,金門若籌設加工出口區,希望繼大陸觀光客登「門」之後,能循序發展開放每日一至三百名大陸勞工進入金門,也希望連帶為地區增加工業管理幹部的就業機會。

李炷烽表示,金門地區老年人口比例偏高,根據統計,每月雇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外勞的鄉親有兩三百位,這些家戶平均每位老人的照顧成本每月高達兩三萬元。而滯留廈門的金門鄉親目前有一千四百零八戶,總計六千餘人,其中有不少鄉親都表達了想回到金門就近照顧鄉親長輩的意願。李炷烽說,金門有區位上的優勢,且這些看護工只進入金門,不中轉台灣,對台灣安定發展與安全防護不會有負面影響,反而是對金門鄉親的一項實質幫助,將可為照顧老年人的親屬、家戶每月減省至少一萬五千元的開支,而支出的減少,相對就等於收入的增加。李炷烽並重申「全民支持擴大金馬小三通宣言」內容,呼籲中央儘速擴大小三通適用對象,並針對金門的需求,開放前述各項政策,為金門找到另一條活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