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吳惠民砌陶雕塑展在文化局開幕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金城報導。
點閱率:366

吳惠民砌陶雕塑展自即日起至十八日止在文化局展出,昨日舉行開幕,其中,超現實作品「時間之死」,是他的最愛,吳惠民說,該作品「代表對時間流失的感傷」,他希望大家以「七投」(砌陶)的心情,來接近他的藝術心靈世界。

昨日開幕,縣長李炷烽、教育局長盧志輝、文化局長李錫隆、雕塑學會理事長王明宗、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寫作協會理事長溫仕忠及地區藝文界人士多人參加。

縣長李炷烽致詞表示,政治是一時的,藝術卻是永遠的,他認為一切環境行為全是內心反映,金門處在大環境劇烈改變的當下,如何從內在心理不斷提升,是未來應努力的重要課題,他希望藉由各項藝術活動的推動,來提升心靈、改造社會,促進社會祥和。

李炷烽也提到目前金門地區十字路口有很多棄置的碉堡,將請雕塑學會集思廣義,結合地區藝術家,加以轉化利用,以彰顯金門在地的文化特色。他也預祝展覽順利成功。

身為吳惠民舅舅的教育局長盧志輝,則稱讚吳惠民對雕塑的執著與用心,他期許金門地區的藝術活動更加蓬勃,也期待地區有更多具藝術天份的朋友,能盡情展現才情。

雕塑學會理事長王明宗則對吳惠民紮實的陶藝功力表示欣賞,也對他以金門風情為精神的作品大表肯定。

五十一年次的吳惠民,畢業於金城國中、金門高中,目前在金門代理各種飲料,他表示,以前曾拜唐敏達老師門下學水墨畫,之所以會走入陶藝世界,說來有段巧合。吳惠民說,有一年地區舉辦民俗街活動,其中有一手拉胚攤位,業者到他家借手推車,臨走送他一把陶土,原本是要給小孩玩,他童心大發,自己就動手玩起陶土,從此深陷泥沼、無法自拔,一玩就是十年。

民國八十四年,第一件作品誕生。過去,以人物為主,現在,除了寫實人物外,更多的是後現代主義的作品。

此次展出作品,素材多元,有用金屬搭配的,也有報紙與陶土結合,再裱在作品上,燻燒出效果。其中,「時間之死」是他較喜歡的作品,這件後現代作品,上面是水龍頭造型,下面則是鐘面,象徵「對時間流失的感傷」,談到展出名稱「砌陶」的意義,原本大家以為是另一種陶藝手法,吳惠民笑笑說,其實,「砌陶」與閩南語「七投」音似,他主要是借用該字,希望鄉親會喜歡他的作品,也期盼大家以「七投」的心情,來看他的陶藝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