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孫炳妙捏陶四十年見證陶瓷廠興衰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1,075
字型大小:

用手拉坯土能做交趾陶!孫炳妙的巧手讓同業覺得很不可思議。手拉坯土易乾,用來做交趾陶不但要細緻,而且要夠快!

孫炳妙是金門陶瓷廠的資深員工。金門九龍壁交趾陶、釉上彩清明上河圖及金門高中的文化牆,都是他的作品。他曾入選薪傳獎,可惜進入複審時,以龍鳳為主題的作品,卻在機場通關時,被粗心的海關人員碰損,失掉機會。

民國五十五年,國中畢業後,孫炳妙先後考上發電廠和彩繪班,卻選擇到發電廠工作,只因為離家較近。後來,長官見他在繪畫上有天份,便叫他到陶瓷廠上班。

在陶瓷廠三十九年,孫炳妙初期是睡在碉堡。他住金城東門,交通往來先是搭阿兵哥的採買車。六十年才有腳踏車。後來抽到機車,那真是歡喜得要命(當時金門島的機車有總量管制,買者必須參加抽籤)。六十四、五年,婚後才搬到湖前。

根據他的觀察,陶瓷廠過去每十年就會風光一次。陶瓷廠以前被叫「碗廠」,出產的碗由文化書局代銷。六十年開始做總統的祝壽酒瓶,每一瓶都要人工彩繪。白天有別工作要做,他得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畫。到七十幾年,酒瓶才改用貼花。

孫炳妙的彩繪是暗中摸索、無師自通,因此觀摩、請教、翻書就必須格外勤奮。他說自己喜歡「扮猴弄(金門話:玩東玩西)」;因此不斷嚐試各種花樣。

他從八十幾年開始做交趾陶,起因是為了瓊林蔡氏家廟的古蹟整修所需。十一世宗祠的水車堵就是他依著印痕做出來的。廠長石永和在任時,也讓他盡情發揮,一直到八十五年因主官作風不同才又擱下。

 最近,孫炳妙又有一系列的交趾陶的作品推出,而且更嫻於模仿自然。他的「闔家歡」、「掠」等新作,禽類身上羽色鮮麗而逼真,藏有許多獨創的「撇步」。例如,羽毛上的紋理是用螺絲釘翻轉而成。此外,他的交趾陶是高溫所燒成(一千一百度以上),也有別於低溫的塑燒。一般的交趾陶是用黑土,有時間可以輕揉慢捻;他卻用手拉坯土,因此必須熟練而快速完成,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在陶瓷廠工作已進入第四十年,孫炳妙眼看著陶瓷廠的興衰起落。陶瓷的經營陷入瓶頸,依他個人的看法,陶瓷若併入金酒公司,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歸宿。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