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黃牛肉質鮮美養牛業前途看好
「永續就業要根植於民間!」金門畜試所所長陳世保表示,以金門的條件,可畜養五萬頭黃牛。要有足夠的量,才能把金門酒糟黃牛的知名度打開,進而影響市場。
一頭牛若是賣五萬元,五萬頭就是二十五億。這樣的經濟規模,應該讓民間去承接。政府可扮演培訓的角色。
陳世保表示,以金門條件,可以畜養一萬頭黃牛,甚至可以到達五萬頭,可惜現有人才的素質並不理想,未能善加經營。
畜試所有一個構想,那就是先行培訓十名養牛專業戶,由政府協助他們取得土地。每一戶養二百頭,方式是集中圈養,集中經營,及共同經營。這樣,十家可以共用一部剷土機;飼料可以整體進口。防疫也可以一起進行,避免疏漏。保守估計,一頭牛若是淨賺一萬元,一個牛場就有一百萬元。若是能做到牛肉分級,一頭牛可以賣七萬元。不過,這個構想,還要經過縣府及議會討論及支持。
養牛用的飼料當然就是酒廠的酒糟加上本地種植或進口的牧草。金門酒糟黃牛的肉質鮮美足可比美加拿大和美國的牛排肉,但目前因為產量不足,無法影響市場。
過去,金門的活牛銷台,一頭牛或許可以四、五萬元,但因零星的養牛戶較多,大數的飼主一年不過是賺十來萬貼補家用。陳世保表示,若是能夠共同經營,成立大規模的養牛事業,把金門黃牛推向分級包裝、冷藏,前途將不可限量。
在種類上,牛排依部位分,大致有:丁骨、菲力、紐約客、沙朗、牛小排及牛仔(Cow Boy)等;以牛的毛重、肋眼部份大小及脂肪厚度等評定標準,又可分為五級。一般餐廳的牛排分級標準,則是參考美國農業部所定的等級,依顏色、肉質組織、肉味、脂肪分布、嫩滑程度、肉汁多寡、屠宰牛齡及切割急凍過程,分為極佳級(Prime)、特選級(Choice)、可選級(Select)、標準級(Standard)、商業級(Commercial)、食用級(Utility)、切塊級(Cutler)及罐裝級(Canner)等。
建設局長李增財表示,讓金門活牛銷台只是初期目標;金門的牛肉要以分級包裝的方式走向高級西餐廳,才能提高附加價值,也才能避免防疫問題造成對產業的打擊。對於培訓專業養牛戶,目前是相關單位都有的共識。
陳世保表示,養牛不只賣牛肉,還可以賣牛皮,做皮革加工。牛肉還可以做成加熱即食的調理包。未來對人才的培訓,必須教導他們全套的本事,讓他們運用專業經營,並發揮創意,靠養牛致富。
記者張建騰/專題報導
要養好牛群,首先要注意牛的健康,了解牛的行為動作,並觀察牛群的狀況。
根據中興大學余碧教授提供金門畜試所的研究資料,對牛群的日常飼養,要有七項觀察,包括:精神動作、鼻鏡、被牛、食慾、反芻、排糞和體溫。可提供養牛戶參考。
在精神動作方面,健康的牛眼睛要靈活有光,隨時轉動眼珠,觀察四周。
在鼻鏡部分,健康的牛鼻鏡經常是冷涼且濕潤有光,會產生露滴。
在被毛部分,毛質以柔軟、細緻、有光澤為理想。被毛粗糙可能是疾病或飼養不當。
在食慾方面,若給飼有規律,一接近給飼的時間,牛隻就會有食慾。
在反芻方面,由喉音可察知反芻狀態是否正常。
在排糞方面,排糞多、糞便直徑大的牛隻活力較強。健康牛的尿液為透明或褐色。
在體溫方面,成牛為攝氏三十七點五到三十九度。仔牛為三十八點五到四十度。暮高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