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農業資料館保存文物傳遞歷史

金門農業資料館保存文物傳遞歷史
金門農業試驗所「農業資料館」的整修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未來,資料館中不但要陳列平面的農業資料,還將陳列傳統農村中的古文物器具,為金門保存農業及農村史蹟,讓人們藉由對過去的懷念,獲得慰藉及啟發。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農試所向農村收購了一百零七件古式農具。包括:耕作用的 子、鋤頭、耙扒、叉子、鏟子、犁、犁壁;灌溉及施肥用的澆水桶、糞桶、糞勺;置於牲背用的馱架、套在架上用來載運水肥的馱桶、載運農作的馱籠;搗碎穀物用的舂臼、石杵、石磨、石碾、石礱;搬運用的扁擔、竹擔;去殼用的風鼓;切番脯片用的椅頭刀(安脯椅);竹編的容器和篩具如籮筐(栲栳)、糠篩子、淘籮;民生器物如簑衣、尿斗、熨斗、針車等。
古式農具和民生器物是農村歷史的縮影。農業史蹟的保存是楊水森在任內的施政重點之一。他奉派出任環保局局長,即將上任,因此來不及親手將未竟的工作完成。成功不必在我!他說:「蒐集這些器物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過去!」
美國的詩人桑德堡說:當一個社會或文明死去時,他們必定是先忘記了自己是從何而來,也看不見他們之所以能夠有所成就的原因。
保存史蹟文物的動機可以是為了懷舊、娛樂、表示對先人的尊崇,甚至是為了商業或觀光目的;更重要的則是:史蹟文物是歷史的一部分。歷史不僅紀錄事件,且具有啟示性!
任何史蹟保存唯一目標,就是要傳遞歷史和教訓。從歷史中,人們可以得到如何再出發的啟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農業資料館必須進一步做好研究和詮釋的工作,讓過去物質文化的內涵和細節可以被保留下來,才能讓文物史蹟發揮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