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王明宗以另類思維盼打造金門觀光新地標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專訪報導。
點閱率:437

戰地與人文是金門觀光的主要特色,現在只要來到金城鎮模範街的「戀戀紅樓」,不但能品嚐結合陶瓷藝術與美食的「陶板燒」,還能領略古樸的人文風,與獨特的戰地情。「樓主」王明宗說,希望這座「戀戀紅樓」能像莒光樓一樣,成為金門觀光的另一座地標。

走進金城鎮模範街,兩長列紅磚拱廊,呈現了金門早年的人文風華,兩旁不但有鋼刀、貢糖等特產店,最近還多了幾間特色小吃,不論是較早開業的「巴剎」,或是新近開張的章魚燒、三寶齋燒餅,都吸引了不少觀光客的目光。座落其間的「戀戀紅樓」,則以獨特的內部陳設與餐點,成為外賓必到的「另類景點」。

「樓主」王明宗是地方上享有盛名的陶藝家,民國九十二年選在老家模範街開了這間「戀戀紅樓」,將多年來四處蒐藏的古文物擺在一樓,鋪陳出二、三○年代的古樸風,店內不但有早期的馱馬架、梳妝台,還有一張以裁縫車改裝的餐桌。

走上二樓,迎面而來的是老蔣、小蔣、李登輝到陳水扁等歷屆「領導人」玉照,拐個彎,映入眼簾的是牆上巨幅毛澤東畫像,右手還高舉著彷彿在歡迎入店的賓客,隨著毛澤東的眼光瞟去,牆上掛著的是「人民解放軍」的軍服,最角落的小區裡,對岸「五星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並列高懸牆上,旁邊寫著「國共餐廳」,直接挑明了二樓陳設的主題。牆上懸掛的多幀黑白照片,細數著金門走過的五十年烽火歲月。

王明宗說,人文與戰地,是金門觀光的特色,因此特別在店中鋪陳了這兩種風味,讓在地的金門人回味一下戰地政務期間的點點滴滴,也讓沒到過金門的人瞭解在兩岸夾縫中生存的金門。

坐在「國共餐廳」的矮桌上,好友相對而視,四周圍繞著一種「協商談判」的詭譎氣氛,王明宗強調,結合戰地、人文、藝術與美食的嘗試,希望帶動模範街的商機,這是他開店的初衷,也才將店名定為「戀戀紅樓」。

除了店內的「氣氛」之外,最有名的飲品要算「毛澤東奶茶」,以及「金門司令」、「解放金門」等調酒,包括世界島嶼會議以及金門碉堡藝術館應邀來金的外賓、藝術家們,也都得到紅樓嚐一嚐這些獨特的飲品。

新近推出的「陶板燒」,則是另一個藝術、美食結合的創意,主廚則是號稱郝柏村「御廚」的周明憲。熟悉陶土特質的王明宗說,陶瓷有耐高溫,保溫效果佳的特質,雖然餐具的成本高,且容易耗損,但將傳統「鐵板」改為「陶板」之後,油膩的感覺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陶瓷的溫潤,再加上周明憲的手藝,相信一定能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感受。

連自用車上都貼了「五星旗」標誌的王明宗說,對中國人來說,吃,就是促進兩岸交流最重要的觸媒,未來將繼續開發新餐點,讓陶瓷藝術與金門人文、戰地等特質密切結合,也希望有一天,「戀戀紅樓」能像莒光樓一樣,成為所有觀光客都要來一探究竟的新地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