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台省林木發現褐根病為害嚴重地區邀專家抵金採取預防之道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417

「褐根病」是嚴重為禍全臺林木的一種根莖病害,其病原為根病菌,寄主樹木多達一百四十一種。金門目前已經發現有點狀分布,但並不嚴重。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的專家傅春旭(博士生)及助理陳香伊應邀到金門為樹木病害提供因應之方。傅春旭表示,在臺灣地區,褐根病的危害很嚴重,佔病害診斷的百分之四十。樹頭的病原可在土裡殘存十到五十年,非常頑強。金門目前只有點狀分布,情況還不嚴重,可以利用燻蒸劑加以處理。

褐根病會讓樹木全株黃化凋萎,最後枯死,前後時間約為三個月。病害會由病樹向四周蔓延,產生骨牌效應。但因病原為擔子菌,極少形成子實體,不會隨風飄散,很少有跳躍式的為害。只要病株不被移動,就不會傳染到其他地方。

褐根病的病原會危害根部及地際部的樹皮。對於個別的病株,傅春旭建議用怪手掘開根部,灑上德製的邁隆薰蒸劑,再澆水、並覆蓋不透水布兩周,以阻止毒氣溢散,達到除病的作用。只要將個別病根滅除,就不會有擴散的危險。

傅春旭表示,對付褐根病,預防比治療重要。要避免自外移入帶病的土壤或病株。

傅春旭由林務所人員陪同,檢視過鵲山、前埔、勝利路、森林遊樂區、太武苗圃等各地的林區,發現已有褐根病的零星存在。他說,現在看來並不嚴重,但有潛在危機。由於褐根病菌並沒有專門的寄主範圍,金門幾乎所有的林木都可能受害,因此只要發現可疑的病株,就可以用薰蒸劑加以處理。

根據傅春旭的研究,褐根病在全臺已造成一百四十一種樹木的危害,包括樟樹、台灣欒樹、馬櫻丹、白千層、龍眼、赤桉、梧桐、榕樹、黃連木、楊桃、馬拉巴栗、菩禔樹、鳳凰木、檸檬桉、木麻黃、夾竹桃、馬鞍藤、櫸樹、黑板樹、羊蹄甲、羅漢松、相思樹、楓香:::等都會成為受害的對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