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彌勒摸肚臍錢來也!

笑彌勒摸肚臍錢來也!
「摸肚臍,錢文才會來!」海印寺前立了一座彌勒菩薩的石雕。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是可以讓人親近的;住持釋性海引用閩南話的俗話說:「摸肚臍,錢銀才會來!」大家都可以來試一試。
根據彌勒石雕下的解說牌所述,彌勒菩薩的梵名為「Maitreya」。音譯為「彌勒」或「彌勒隸」。意譯為「慈氏」。祂是釋迦摩尼佛座下的大弟子之一,現在正在「兜率天」的內院弘法,將於天壽四千歲之後,降生於人間,補釋迦之佛處而成佛。
釋迦是現在佛,彌勒是未來佛。彌勒在修行菩薩道期間,特別注重布施、持戒、慈悲與智慧。祂「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故意「留惑潤生」,從事濟度眾生的利他事業。
「留惑潤生」的一種解釋是:諸菩薩早就可以成佛,但卻甘願留下人性中的疑惑,藉以點化人間。這是佛教對世間的慈悲面相。
唐代末年有一個法名「契此」的「布袋和尚」,以神異著稱於當世。祂在圓寂前曾口誦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因此,民間認定契此就是彌勒下凡。彌勒菩薩的形象,就是以布袋和尚的形象來繪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