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年初二回娘家歡喜掛在臉上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綜合報導。
點閱率:575
大年初二回娘家歡喜掛在臉上

大年初二回娘家歡喜掛在臉上

昨日是大年初二,也是傳統習俗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雖然天氣冷颼颼,但包括車站、碼頭、街道到處仍湧現著人潮與車潮,只見夫妻拎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帶著小朋友,喜氣洋洋的趕回娘家作客,讓年節呈現溫馨熱鬧氣氛。

昨日的天氣雖然略為寒冷,但仍擋不住親情的召喚,四處可見爸媽手提禮盒帶著小孩開開心心回娘家,街頭巷尾到處是熱鬧滾滾,即便是平日靜寂的鄉村也因女兒女婿的到來,出現難得熱絡的景象,大家相見一句「恭喜發財、過年好!」,歡愉的笑容也掛在每個人的臉上。

雖然去年經濟不景氣,但回娘家的禮數可少不得,因此,不少夫妻在回娘家前都不忘到水果行或禮品店甚至平價中心、超市挑份伴手禮,不論是水果、食品、罐頭,皆是選購的熱門禮品,商家眼見一波波購物的人潮上門光顧,新春大發利市,也樂得合不攏嘴,過年期間開店做生意的精神也更為帶勁了!

回到娘家,趁著難得的機會暫時拋下繁忙的家務,女兒總會把握著相聚的時光,同媽媽或趕在年前返鄉的姊妹們講講體己話,談甘訴苦一番,大夥圍爐享受豐盛的佳餚,也有的更把握難得相聚的時機來個親族大聯誼,除了小酌一番,也不忘摸幾圈衛生麻將趣味一下,稱得上是年節的另項消遣娛樂吧!

而小朋友可算是回娘家的最大受益者,除了新衣新鞋打扮得光鮮亮麗,到了外公外婆家作客,有吃有喝,在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拜完年後,紅包可是少不了,而小朋友在領取了壓歲錢,也及時行樂買來鞭炮或玩具,就地玩起來,鞭炮聲夾雜著歡笑聲,處處,更增添了年節熱鬧滾滾的歡樂景象。

現今交通發達,回娘家在許多新新人類看來,似乎是繁文縟節,因為平日不但三不五時常往娘家跑,甚至一天到晚透過電話噓寒問暖,但大部分仍認為傳統習俗不可廢,農曆大年初二,習俗相沿是已出嫁女兒回娘家的好日子。

本來哪一天都可以回娘家的,但民俗深信初一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貧窮,所以要等到初二才回去。另有一說,初二回娘家是一種硬性規定的社會規範,因為以往女人地位不高,擔心女子嫁出去後,遇到惡婆婆,可能一輩子都不准她回家,故有此習俗。

古時候的習俗,已婚婦女無故不能擅自歸寧,所以大年初二回娘家時,多半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而這一道手續在現代已簡化成了電話邀請。而「返外家」多半要準備一些禮物,稱為「伴手」或「等路」,且必需準備紅包,送給娘家兒童。女兒帶回的外孫,則由外家贈送雞腿,外祖母通常還會紅繩繫紅包(以前繫古錢),掛在外孫脖子上,稱為「結衫布」。

初二回娘家的習俗,非常溫馨,也可以說是古代最低限度保障女權的習俗,終年操家事的婦女,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以「作客」的心情來享受這難得的假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