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向毒品宣戰金門地檢署籲大家一起向毒品說「不」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專題報導。
點閱率:1,143

吸食毒品,不但戕害身心健康,而且花錢斷送人生大好前途。法務部有鑑於國內各類毒品日益氾濫所掀起「新鴉片戰爭」,並自民國九十四年起迄九十七年止,推動全國「反毒作戰年」,金門地檢署也呼籲各級學校和學生家長、青少年,大家一起來反毒大作戰,並向毒品說「不」。

法務部推動全國「反毒作戰年」,政策作為已獲行政院正式核定;在查緝毒品方面,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統合全國檢、警、調、海巡各偵查機關等組成「抓毒蟲大隊」,係專為緝毒特別成立跨部會任務編組,將海上、陸上、空中都列入阻截毒品與查緝範圍,阻堵任何毒品輸入台灣與行銷市場漏洞,且不只偵緝重大走私與販毒首謀,一般小毒蟲也列為本次查緝重點,對於絕大多數走私來台的毒品,在走私過程中就設法加以斬斷、阻絕,讓毒品無法進入國內,抓蟲則要「大、小毒蟲統統抓」。

金門地檢署表示,政府對於縱容青少年施用毒品的PUB、酒吧、舞廳業者等,也要具體落實各項反毒霹靂手段,例如對相關場所斷水、斷電、停業、站崗及查稅等,並切斷違法業者不法利益,遏止毒品氾濫。在預防毒品方面,目前將反毒宣導定位在往下紮根及進入各基層的方向。

金門地檢署在反毒預防方面,以金門地區各中等學校為宣導主軸,宣導重心放在青少年學生,將指派檢察官及檢察事務官成立「反毒宣講團」進入金門地區各中等學校校園內講解毒品相關法律知識,並主動前往福建金門監獄以電腦簡報方式,向受刑人強化反毒宣導,以案例介紹毒品濫用危害,期降低毒品犯的再犯性。

金門地檢署指出,根據台灣衛生教育研究所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青少年毒品藥物濫用以高中職學生最為嚴重,學生所使用的毒品以安非他命、搖頭丸為主,其中有二成國中生及一成多高職生竟認為使用毒品可幫人解除煩惱及忘掉挫折感的好方法。因此,如何加強學生情緒紓解及壓力調適的能力及認知毒品的危害性,應是反毒教育的重點。

金門地檢署強調,在規劃巡迴校園法律宣講同時,本次反毒宣導演講內容將藉由社會最近發生五個實際案例,來為學生們介紹毒品危害及違法運毒、製毒、販毒刑責。例如:一、醫師李君鵬持搖頭丸被逮,國泰醫院暫停李醫師職務;二、旅行社以招待老客戶名義免費招待三十三名老顧客遊澳洲,附帶條件是每人要幫忙帶五盒精油禮盒回台,卻挾帶K他命入境;三、明志科技大學化學教師方德明涉嫌利用任職科技大學化學實驗室製造安非他命;四、台中二中特教老師呂子權涉嫌自製搖頭丸謀取暴利。五、香港藝人蘇永康及台灣女星安雅在台北夜店懷疑服食搖頭丸被捕,最終送台北看守所附設戒毒所觀察、勒戒。

金門地檢署指出,該署偵查案件中,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案件,九十年度有七十八件、九十一年度有二十七件、九十二年度有三十八件、九十三年度一至十月份則有五十八件。

而目前臺灣青少年藥物濫用的情形可歸類為:一、中樞神經抑制劑:酒精、安眠鎮靜劑(例如小白板、約會強暴藥丸FM2)、巴比鹽類藥物(例如紅中、青發及白板)、鴉片類藥物(例如嗎啡、海洛因)、K他命。二、中樞神經興奮劑:安非他命、快樂丸(MDMA)、減肥藥物、古柯鹼。三、幻覺劑:大麻、迷幻藥(例如LSD 及PCP)。金門地檢署指出,常見藥物濫用引起毒性作用,就以台灣地區較常見者來加以介紹:一、大麻類: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致癌率高、免疫力降低、男性精子減少、男性女乳症、胎兒畸形、無動機症候群。二、安非他命、搖頭丸及快克:一般作用有流汗、心悸、高血壓、噪動、意識混亂、幻覺、幻聽、心律不整、血管炎、心肌梗塞、中風、急性精神病發作、昏迷、抽搐、幻覺 (尤其在快樂丸)、肺部纖維化、肌肉溶解產生急性腎衰竭及慢性尿毒症、慢性精神病。三、海洛因、嗎啡:血管瘤、中風、昏迷、抽搐、肺水腫、缺氧,急性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肺血管栓塞、骨髓炎、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心律不整、感染性血管瘤、腎臟、慢性腎炎、尿毒症、感染肝炎及愛滋病。

至於青少年藥物濫用的可能因素,經分析結果:一、個人因素:好奇占百分之九十六、解決挫折占百分之五十八、尋找刺激占百分之二十五、反抗權威占百分之二十一、被忽視占百分之十八。二、人格因素:情緒不穩、悲觀無法忍受挫折、自我脆弱。三、學校因素:課業壓力大適應不良、尋求團體及朋友認同、反抗權威。四、家庭因素:破碎家庭、單親家庭、父母不合、父母是酒癮或藥物濫用者。

金門地檢署並指出,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因毒癮者愛滋病毒感染人數明顯增加,將九十三年各危險因子增加人數單項一一分析,並與九十二年同期比較後,可發現人數明顯增加項目即為毒癮者,截至九十三年十月底的毒癮者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共為二百四十六人,為九十二年同時期的五十三人的四倍多。

而由於毒品充斥校園的現象已引起社會的關注,現在青少年越來越容易取得毒品,毒品變得很便宜,一顆搖頭丸不到新台幣一百五十元,比看一場電影還便宜;在九十三年十一月間於高雄縣就查獲至少有五所國中學生在校園施用毒品一粒眠,學生還互相交換買賣消息,涉案人數估計超過百人。一粒眠屬於第四級毒品,吸食後會有昏睡現象,由於價格便宜,和第三級毒品K他命已經悄悄滲透進入臺灣國中校園蔓延,以高雄縣為例,這半年至少在五間國中內查獲十件吸食毒品案,橋頭鄉一所國中更是接連被查獲二次。國中學生由於好奇,再加上這類毒品價格低廉,因此很容易就在同學間流傳開來,可見國內毒品氾濫日益嚴重。

金門地檢署表示,根據法務部的統計資料,九十二年一月至十一月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而入監執行的人數超過一萬人,比九十一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十五點七,其中有毒品前科者佔百分之六十九點七,毒品犯罪近六年來之再犯、累犯率皆達百分之六十以上,九十年、九十一年更高達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顯示施用毒品上癮後,因心理依賴而甚難戒治,且衍生行竊、殺人、弒親等諸多犯罪問題。搖頭丸、K他命、FM2等新興毒品在PUB、舞廳、KTV等場所成為新寵,且有暴利可圖,幫派、黑道分子藉機圍事並劃分勢力範圍,並吸引青少年吸食或將毒品推介至校園,導致青少年吸毒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金門地檢署表示,為培養青少年認識毒品、遠離毒害的健康觀念,並建立校園反毒志工機制,該署自九十三年九月間起即派員前往金門地區各學校加強校園反毒宣導,期望藉由實例演講方式將反毒觀念深植於青少年及校園中,讓學生認識目前常見濫用的毒品及其危害,同時瞭解毒癮的可怕外。而今年將賡續辦理校園反毒法治教育,並結合愛滋病防治內容,讓青少年學生們在充實反毒知識之外,更導入兩性相處及愛滋病防治之正確觀念,期望多次演講活動讓金門地區反毒工作更快生根、更早發芽,號召更多青少年認知毒品危害,一起參與反毒、拒毒工作,讓大家遠離毒品,共同創造金門成為健康、無毒的人間淨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