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之旅專題李縣長率團首度經由廈門下南洋
縣長李炷烽九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宣誓就職後,隨即在九十一年四月份組團前往廈門,並首度經由廈門轉往汶萊、新加坡。此行不但是金門特產走向世界的重要旅程,還打通了先民下南洋的道路,堪稱一次意義重大的「突破之旅」。
李炷烽就任縣長後,揭櫫「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口號,積極推動各項縣政,並立即策劃參加在廈門及汶萊舉行的商展,希望能帶領金門特產「走出去」。
當時小三通還處在試辦階段初期,連台商進出都必須專案申請,且要求團進團出,頭一次有地方政府官方代表團從金門直航廈門,還要從廈門出境至國外,中央主管部門對行程的安排頗有疑慮,而縣長前往大陸更需陸委會專案核准。團員中除了縣府官員、特產業者之外,還包括具有「民進黨員」身份的省府委員陳滄江,大陸方面也對此也有些遲疑。幾經折衝、溝通,好不容易終於爭取到中央同意及對岸的許可,全團共計百餘人,終於在九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搭乘縣營「太武輪」出發,展開為期九天八夜的旅程。
「金門訪問團」一行前半段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廈門、漳州一帶,包括拜會廈門市台商協會、廈門市台辦、福建省及廈門市金胞聯,漳州市政府、漳州市台商協會、漳州金胞聯等社團與單位,參與在泉州永春市舉行的第四屆旅遊節活動等,最重要的是出席了「廈門台灣消費品博覽會」。
包括金酒公司在內的十八家金門特產業者,在縣府輔導與部分補助下,特別前往博覽會中展售,金酒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商品自是不在話下,砲彈鋼刀、貢糖、一條根等產品也獲得當地消費者青睞,連廈門市副市長陳聰輝也特別走訪了「金門館」的每一個攤位,向參展的金門業者致意。業者們在活動結束後則表示,雖然會中銷售總額有限,但參展的意義重大,對未來觸角該如何進入大陸市場,也有了初步的想法。
除了商業往來之外,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兩人,也利用此行與大陸有關方面接觸,就建立金廈定期航班,台商中轉金門進出大陸等問題交換意見。
當時的廈門市台辦主任黃呈建在與代表團座談時表示,金廈兩門間的交流互動,必須在「廣度」與「深度」上檢討,包括定期航線的儘速確認,人員往來、貨物、郵政等方面的合作,都必須持續加強。他強調廈門方面會「抓緊」這些重點。
當時大、小金門間的海底輸水管線,疑因施工品質不佳而斷裂、上浮,加上持續的乾旱,斷水危機迫在眉睫,李炷烽、吳成典也大聲疾呼,希望中央拋開政治爭議,以民生為重,以金門為念,儘速同意從大陸福建接水、接電。有關「金廈大橋」,以及金門設置「台商生產基地」,「台商子弟學校」等構想,也在此行中成為大陸媒體追問的焦點。
李炷烽在結束前半段於大陸地區的行程時,接受隨行媒體及大陸記者的訪問時指出,此行主要是應大陸方面邀請參與商展,且主要著眼點並不是短期經濟利益,而是希望藉此促進金廈兩地穩健而密切交流,同時借道廈門轉往汶萊、新加坡等國,踏著先民足跡,重新把金門、廈門與海外彼此連結起來,希望讓金門子弟循著這條道路,發現更寬廣的發展空間與更開闊的視野,更希望未來旅居海外的七十五萬海外僑親都能從新加坡、馬尼拉、曼谷、香港、吉隆坡等地來到廈門,再從廈門回到故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