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節專題報導以小搏大金門詩酒文化節帶動商機
觀光行銷必須以文化、產業為後盾,這正也是二○○二年「古香酒意|金門詩酒文化節」系列活動的主要內涵。
這項詩酒文化節包含了多項系列活動,率先在台北京華城推出的金門物產展,十天內創造了營收九百三十萬元;彩繪陶瓷灌美酒,每月讓陶瓷廠湧入上千支訂單;中秋夜當晚張惠妹的熱歌勁舞,以及金廈兩岸海中會,更讓金門頓時成為媒體焦點,也成為一次「以小搏大」的最佳示範。
二○○二年的「古香酒意|金門詩酒文化節」,是縣長李炷烽上任後所籌畫第一項結合文化、產業與觀光的重大活動,主要內容包括九月六日起在台北京華城舉辦的「酒香古意‧金門詩酒文化節暨金門物產展」,以及「名人‧名酒‧名瓷‧名畫罈裝酒」聯合創作展;「醉戀金門DIY|彩繪陶瓷灌美酒」等。
九月十九日當天,更一連推出了三項活動,包括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在陶瓷廠舉行的「傳統與現代酒器展」;在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的「酒文化與詩歌藝術創作研討會」;以及晚間在莒光樓前的「高粱酒宴迎酒仙|詩酒美食之夜」。
九月廿日秋節前夕則是整個活動的最高潮,不但有天王、天后級歌手陶吉吉、張惠妹等人的演唱會,兩岸更是史無前例地在海峽中線相會,互贈紀念品,讓金門在一夕之間成為國內各大媒體的關注焦點。
活動的序幕必須從九月六日的物產展說起,當時正巧碰上颱風,原本六日舉行的「酒香古意‧金門詩酒文化節暨物產展記者會」,以及「名人‧名酒‧名瓷、名畫罈裝酒」聯合創作展,因故展延到十二日舉行,但台北市長馬英九仍以貴賓身份,陪同其父親馬鶴凌應邀出席,為活動增色不少。馬英九還在致詞中應允,願意扮演推手角色,讓金門特產行銷台北。
陶瓷廠推出的「彩繪陶瓷灌美酒DIY」活動,則是「產業觀光化、觀光產業化」的範例。原本被視為「夕陽工業」的陶瓷產業,經異業結盟及包裝行銷,為金門之旅創造了特色,提供觀光客全新DIY體驗,讓觀光與相關產業都能相得益彰,提高附加價值。自活動開辦後,三、四個月內就累積了六千餘件訂單,對陶廠、金酒公司都有促進銷售的功效。
為兼顧活動深度與廣度,以文化行銷提升金門觀光品質和品酒文化,縣府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傳統與現代酒器展」,為陶瓷廠增添了幾分看頭,這不但是史博館館藏酒器的「處女秀」,更是史博館首次跨海在離島舉辦,是一次「文化下鄉」的具體實踐。
金酒一向是金門的核心產業,縣府在策劃活動時,希望達到品牌形象提升及實際推廣之目的,因此在九月十九日於莒光樓前推出了「高粱酒宴迎酒仙」詩酒美食之夜,結合縣內各家餐飲業者,席開一百五十桌,沒想到一推出就受到鄉親響應熱烈,訂製酒席的總數上衝一百八十五桌。
美食之夜當晚,與金門結有姊妹情誼的台南市,特別由台南市長許添財親自代表出席,還帶來了台南市民族樂團的國樂演出,晚會除了餐飲業者端出的美食之外,還有金城國中國樂團、花式調酒、金門樂府南管演唱助興,到場參與的詩人也應邀上台吟唱新作,這是近幾年來金門少見,結合了文化藝術與產業的大型活動。
系列活動在九月廿日秋節前夕達到最高潮,天后歌手張惠妹當晚應邀在金城海濱公園演唱,由縣長李炷烽領銜的金門代表團,則搭乘「太武輪」從水頭碼頭出發,於晚間九點二十一分在金廈海域中線,與搭乘「新集美號」的廈門市副市長詹滄州等代表相會。廈門送來了直徑八十一點五公分的大月餅,金門則回贈兩罈十公升高粱老酒。
這項海中會不但是兩岸隔絕五十年來的頭一次,也是歷史性的一刻。包括李炷烽、詹滄州都表示,希望兩岸能以明月與花火為憑,讓夜航替代夜襲,煙火取代砲火,朝和平共榮共存的目標努力。
秋節當天國內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活動,但金門的演唱晚會及兩岸海中會,卻在第二天搶攻了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國內兩大報系的頭版頭條版面,大陸方面也有中央電視台特別製作了半個鐘頭的專輯。接受縣府委託的東風衛視則透過頻道將畫面同步傳送至全國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