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燕子盤桓忙造巢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圖文報導。
點閱率:605
燕子盤桓忙造巢

燕子盤桓忙造巢

仲春之日,元鳥至!元鳥就是燕子,這是古人對燕子的觀察;意思就是說:在春季的第二個月,燕子就會飛來。

早期金門人對燕子(或候鳥)的觀察則是:「來趕不上清明,去等不及七月半!」表面意思是說,燕子盤桓的時間,大約是介於清明節和中元節兩個重要的祭典,骨子裡則是調侃有些人沒有口福,或是徒勞往返。

圖中這隻燕子在清明節之前就來到金門島了;昨天牠和一些同伴在國中路與環島東路的叉口尋找稀爛的軟泥,準備起造燕窠;來來去去,十分忙碌。

燕子總愛在人家的屋簷下築巢,這在農業社會中是很受歡迎的。︽史紀︾在︿商本紀﹀中說簡狄(帝嚳的妃子)在洗澡時,剛巧有一隻燕子下蛋,就被她拿起來吞下肚,結果就懷了孕,還生下了契。契就是殷商的始祖。或許是這個緣故,衍生出一種古老的說法,那就是當燕子來的時候,只要去向「禖」神(求子之神)禱告祈子,就可以得到子嗣。

燕子連翩輕翾的飛行技術令人讚嘆。牠拾柔草、銜軟土、疊泥成屋的功夫也很高超。多情的古人把燕子搆巢營居的行為與君子安於仁的行為相比。晉代的傅咸說燕子不喜歡與禽獸為伍,只喜歡與君子同居。里仁為美!要找住處必須找有仁風的地方,他認為燕子有這樣的智慧!

回頁首